“今若我大舜亡,儿臣便为国死节,与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相见,也无愧于心,我大舜幸存,儿臣纵死,亦可瞑目!”
“恳请父皇成全!”
话罢,他将头重重地磕在了金砖之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整个御和殿,鸦雀无声。
他们看着那个跪在地上、脊梁却挺得笔直的太子,心中百感交集,有感动,有敬佩,更有浓浓的悲哀。
这是一个何等优秀的储君啊,可惜,天不假年!
李晟看着儿子额头上渗出的鲜血,那红色刺痛了他的眼睛,也刺痛了他的心。
他张了张嘴,可那回绝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知道,这是儿子最后的愿望,也是身为一个储君,最后的尊严。
朝堂似乎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
就在这进退维谷之中,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打破了这片僵局。
“陛下,太子殿下,微臣有话要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晋王李景,不知何时已从队列中走出,来到了李康的身旁。
他先是对着龙椅上的李晟深深一揖,而后又转向太子李康,躬身行礼,眼神中带着一丝由衷的敬佩。
“叔父忠勇之心,日月可鉴。”
李康微微一怔,看向这个比自己年少的堂侄。
李景直起身,目光重新望向龙椅,神色恢复了一贯的平静与沉稳。
“太子乃国之根本,万不可轻动,北上抗敌之事,亦非只有正面决战一途。”
舜仁宗精神一振,急忙问道:“景儿,你有何良策?”
满朝文武的目光,也瞬间聚焦在了李景身上。
之前在东宫,他们才见识过此子洞若观火的分析能力,此刻,他俨然成了众人心中的希望。
李景走到大殿左侧悬挂的巨幅舆图前,声音清晰而有力。
“刘莽与后津联军,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有三大致命弱点。”
他伸出手指,点在了地图上山海关的位置。
“其一,兵力构成复杂,各怀鬼胎。从塘报可知,刘莽所部,乃是仓促收编的叛兵与地方土匪,与后津铁骑本非同路人,他们因利而合,一旦战事不顺,必将因利而分,此为‘不和’。”
接着,他的手指缓缓滑向西京城。
“其二,孤军深入,后援断绝。山海关距西京千里之遥,他们一路南下,战线拉得越长,补给就越是困难,后津铁骑擅长奔袭,却不擅生产;刘莽所部粮草有限,全靠沿途劫掠,此为‘乏粮’。”
最后,他的手掌重重地拍在了地图上山河四省一带的广袤区域。
“其三,不得人心,全民皆敌!刘莽乃叛国之贼,后津乃虎狼之师,所过之处必然烧杀抢掠,我大舜子民,岂会甘心受其奴役?他们踏入的每一寸土地,都将是埋葬他们的坟墓!此为‘失道’。”
一番分析,将敌方劣势剖析得清清楚楚,宛如拨云见日,群臣瞬间清醒了大半。
原来那看似势不可挡的敌人,竟是如此外强中干!
“故而,臣以为,我军当务之急,并非仓促进兵决战。”李景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而应行八字方略——”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顿地说道:
“坚壁清野,内固外伐!”
“坚壁清野!”兵部尚书眼睛一亮,脱口而出。
“没错。”
李景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了一个以西京为核心,囊括了通州、蓟州等重镇的防御圈。
“可以令此防线内所有州县,加固城防,储备粮草,防线外,沿刘莽进军路线的所有百姓,立刻携带粮秣牲畜,向防线内或附近山林转移,带不走的房屋、水井、粮田,尽皆焚毁填埋!”
“我们要让刘莽和后津人找不到一粒米,喝不到一口水,他们的战马会饿死,他们的士兵会渴死,他们以战养战的图谋,将彻底破产!”
这番话,说得狠辣无比,却也十分有效!
在场的都是人精,瞬间就明白了这一招的歹毒之处,你不是要靠抢劫来维持后勤吗?那我干脆把家都烧了,让你抢无可抢!
“那‘内固外伐’又当如何解释?”
太子李康忍不住问道,他已经被李景的战略构想深深吸引。
李景微微一笑,解释道:“‘内固’,指的便是人心。”
“刘莽的檄文本就是借题杜撰,我们不能坐视其妖言惑众,陛下当立刻下诏,将太子所言的《驳莽贼檄》昭告天下。”
“太祖创业之功,历代先帝守成之德,远非宵小一两句污蔑便可动摇!大舜江山是靠百余年与民生息换来的,请天下人拭目以待,看究竟是仁义之师能得天下,还是虎狼之师能得人心!”
这番话掷地有声,让李晟浑身一震,眼中瞬间恢复了神采。
对啊,身正不怕影子斜!
与其去争辩多年前的旧事,不如用眼下的行动来证明谁才是正统!
李景接着说道:“至于‘外伐’,则更为简单。”
“我军不必与其主力纠缠,只需派遣精锐骑兵,分成数组,日夜袭扰其长途补给线,烧其粮草,断其归路!”
“不出半月,敌军军心必乱,届时,我大军再以逸待劳,正面迎击,则此战必胜!”
整套战略构想,从军事部署到政治反击,再到具体战术,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将一个看似死局的局面,硬生生盘活了!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待怪物般的眼神看着李景,这真的是那个数月前还在乡下种地的少年吗?
这份对战局的把控,对人心的洞析,还有临危不乱的大将之风……简直比浸淫兵法数十年的沙场老将还要恐怖!
舜仁宗李晟激动得浑身发抖,他看着眼前这个侄孙,这哪里是只会种地的农民,分明是柱国之才!
“好!”
他猛地一拍龙椅:“就依景儿之策行事!”
太子李康也对着李景深深一揖:“侄儿所言......孤,受教了。”
危机似乎不再让众人焦虑,殿内的气氛也终于有了一丝缓和。
然而,李景再次语出惊人。
他对着皇帝,平静地补充了一句。
“陛下,坚壁清野,内固外伐,此乃正道之策,用以稳住战局,确保万全。”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除此之外,臣还有一法,或可不费我大舜一兵一卒,便能让那国贼刘莽,后院起火,腹背受敌。”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