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山海关,本该是草木繁盛的时节,却被一层浓重的战云笼罩。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城外便传来阵阵马蹄声与甲胄碰撞的轰鸣,如同惊雷般滚过天际,震得城墙上的旌旗簌簌作响。守城士兵脸色凝重,握紧手中兵器,警惕地注视着远方扬起的尘土——李自成的先锋部队,终于兵临城下。
李明远站在山海关东门的箭楼之上,身着玄色战甲,披风在晨风中猎猎翻飞。他眉头紧锁,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死死盯着城外渐渐逼近的大军。只见顺军阵列绵延数里,旗帜上的“闯”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两万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气势汹汹地朝着关城压来,铁甲寒光闪烁,杀意直冲云霄。
“将军,唐通率两万大军已抵达城外三里处,正在安营扎寨!”斥候单膝跪地,语气急促地禀报,“另外,关外传来消息,多尔衮率领十万清军主力屯兵宁远,虎视眈眈,看样子是想坐收渔翁之利!”
李明远身后,吴应麒、夏国相、穆青岚等将领面色凝重,纷纷握紧了腰间的佩刀。腹背受敌!这是所有人最不愿看到的局面——正面是唐通的两万大顺军,关外是多尔衮的十万清军,山海关就像被夹在两座大山之间的孤舟,随时可能被风浪吞噬。
“唐通这狗贼,倒是来得挺快!”夏国相咬牙切齿,眼中满是怒火,“将军,末将愿率领一支精锐,主动出关迎战,杀杀他们的锐气!”
吴应麒连忙劝阻:“不可!唐通此次来势汹汹,且清军在侧虎视眈眈,我们若贸然出击,一旦陷入苦战,清军必然趁机入关,到时候我们首尾难顾,后果不堪设想!”
穆青岚也颔首附和:“吴将军所言极是。如今我军兵力有限,当以坚守为主,依托山海关的天险,消耗顺军的实力,再寻机破敌。”
李明远沉默不语,指尖轻轻敲击着箭楼的栏杆,心中飞速盘算着。唐通的两万大军虽然精锐,但顺军刚经历粮草营被烧的挫败,士气本就受损;多尔衮的十万清军看似可怕,却也心存忌惮,未必敢贸然进攻。真正的危机,并非来自外部的敌军,而是来自内部的人心。
自斩杀白广恩、联合地方势力以来,军中士气虽有提升,但“自立抗敌”的口号终究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如今大敌当前,将士们心中难免存有疑虑,百姓也惶恐不安。若不能尽快凝聚人心,统一意志,恐怕不等敌军攻城,内部便会先乱起来。
“将军,苏凝香阁主派人送来急报!”一名亲兵匆匆跑上箭楼,递上一封密信。
李明远接过密信,迅速拆开。信中是苏凝香传来的情报:唐通此次攻城志在必得,携带了大量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且已与多尔衮的使者暗中接触,双方约定“若破山海关,共分其地”。此外,顺军内部传言,李自成已亲率大军在后接应,不日便会抵达。
看完密信,李明远脸色愈发阴沉。唐通与多尔衮勾结,李自成大军后续将至,留给山海关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想要破局,必须采取雷霆手段,彻底凝聚人心,让所有人都明白,唯有死战到底,才有生路!
“诸位随我回总兵府议事!”李明远转身,语气坚定,“今日,我们必须做出决断!”
回到总兵府书房,李明远将苏凝香的情报公之于众。众将闻言,皆是大惊失色,原本尚存的一丝侥幸心理彻底消散。
“将军,事到如今,我们已无退路!”吴应麒沉声道,“李自成与多尔衮狼子野心,绝不会给我们喘息之机。唯有团结一心,拼死一战,才有一线生机!”
“可仅凭‘保关安民’的口号,恐怕难以长久凝聚人心。”穆青岚眉头微蹙,“如今军中将士、地方士族都在观望,若不能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希望,恐怕难以让他们真正死心塌地追随。”
李明远点点头,穆青岚的话正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所言极是。如今乱世之中,想要凝聚人心,必须有一个旗帜,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奋斗的目标。我意已决——登基立号,建立政权!”
“登基立号?”众将齐声惊呼,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在这腹背受敌的绝境中登基称帝,这无疑是一步险棋,甚至可能被天下人视为叛逆。
夏国相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地站起身:“将军英明!如今大明已亡,李自成、多尔衮皆非正统,将军手握关宁铁骑,占据山海关天险,登基立号,名正言顺!这样既能凝聚军心民心,又能昭示天下,我们并非叛逆,而是为了匡扶汉室,平定乱世!”
吴应麒也沉吟道:“将军登基,确实能迅速稳定人心。地方士族需要一个稳固的政权来保障他们的利益,将士们也需要一个明确的名分来激发斗志。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还需征得地方士族的同意,以免引发非议。”
“此事我已有安排。”李明远说道,“昨日我已让人通知昌黎、抚宁等地的士族乡绅,今日前来议事。想必他们也已得知顺军、清军压境的消息,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只要我们晓以利害,他们必然会支持登基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