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岭伏击战的捷报传遍山海关的第三日,关外宁远城方向驶来一队车马,打着清军的旗号,直奔山海关而来。守城士兵验明身份后,迅速将消息禀报至宫中——多尔衮派来的使者,带着重礼与所谓的“劝降书”,已抵达城下。
此时,李明远正与沈落雁、吴应麒等人在中军大帐商议后续部署。听闻清使到来,帐内众人脸色皆沉了下来。谁都清楚,多尔衮此时派使者前来,绝非善意。顺军刚遭重创,清军坐收渔翁之利的心思昭然若揭,此次遣使,必然是威逼利诱,试图迫使大周归顺。
“陛下,多尔衮此乃趁火打劫!”吴应麒怒声说道,“顺军新败,他便迫不及待地施压,无非是想让陛下屈服,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山海关!”
沈落雁眉头微蹙,冷静分析道:“多尔衮心思深沉,此次遣使,必然是‘软’‘硬’兼施。所谓‘软’,便是许以重利,封王封侯;所谓‘硬’,便是威胁利诱不成,便以率军入关‘助顺平周’相要挟。陛下需早做决断,态度必须坚决,既要震慑清军,也要稳住军心民心。”
李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沉声道:“朕登基为帝,志在平定乱世,重振汉家江山,岂会屈从于鞑虏!传朕旨意,宣清使入殿!朕倒要看看,多尔衮能说出什么花来!”
片刻后,清使在亲兵的引导下走入中军大帐。这名校尉出身的使者身着清军铠甲,神态倨傲,目光扫过帐内文武,竟没有丝毫行礼之意,只是将手中的锦盒与一封书信递出,语气生硬地说道:“我家王爷有令,致书昭武帝。若阁下识时务,归顺大清,王爷许诺封你为平西王,世代镇守山海关,赏赐黄金万两,锦缎千匹;若执迷不悟,王爷将率领十万大军入关,助顺军平定叛乱,届时山海关玉石俱焚,休怪我家王爷无情!”
这番话,字字句句都带着威胁之意,仿佛大周已是囊中之物,只需多尔衮一声令下便可覆灭。帐内将领们闻言,顿时怒不可遏,夏国相更是按捺不住,拔剑怒喝:“放肆!竟敢在我大周朝堂之上口出狂言!信不信本将军斩了你!”
清使却丝毫不惧,冷笑道:“将军何必动怒?我只是传达王爷的旨意罢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还请昭武帝三思!”
李明远抬手,示意夏国相稍安勿躁。他目光如刀,死死盯着清使,缓缓说道:“你家王爷的‘好意’,朕心领了。只是,朕乃汉家天子,守的是汉家江山,护的是汉家百姓,岂会屈膝于鞑虏之下?你口中的平西王,在朕看来,不过是千古骂名!”
说罢,李明远示意亲兵将书信呈上。他接过书信,粗略扫了一眼,只见信中内容与清使所言一致,字里行间充满了傲慢与威胁,甚至直言“大周小朝廷,不堪一击”。李明远怒极反笑,将书信掷于地上,厉声说道:“多尔衮自以为十万大军便可震慑朕?告诉你,我大周军民同心,山海关固若金汤,别说十万大军,便是百万之众,朕也浑然不惧!”
清使脸色一变,没想到李明远如此强硬,当即加重语气:“昭武帝,休要逞口舌之快!我家王爷言出必行,若你执意顽抗,大军一到,山海关必遭屠戮!到时候,你便是千古罪人!”
“放肆!”李明远猛地一拍龙案,站起身来,语气冰冷刺骨,“朕再说一遍,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今日,便让你见识一下朕的决心!”
话音未落,李明远便下令:“来人!取火盆来!”
亲兵迅速搬来火盆,李明远捡起地上的书信,当着清使的面,将其扔进火中。熊熊烈火瞬间将书信吞噬,黑色的灰烬随风飘散,如同多尔衮的痴心妄想。
清使见状,脸色惨白,指着李明远,气得浑身发抖:“吴三桂!你……你这是自寻死路!我家王爷绝不会放过你的!”
“滚!”李明远厉声呵斥,“回去告诉你家王爷,想要山海关,便派大军来取!朕就在这里等着!若再敢派使者前来聒噪,休怪朕不客气!”
帐内将领们也纷纷怒喝,吓得清使连滚带爬地逃出大帐,带着随从狼狈地返回宁远城。
看着清使仓皇离去的背影,吴应麒松了口气,却又担忧地说道:“陛下,今日这般决绝,多尔衮必然震怒,恐怕真的会率军来攻。我军刚经历战事,尚未休整完毕,若清军此时进攻,恐怕难以抵挡。”
“吴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沈落雁点头附和,“多尔衮此人,向来睚眦必报,此次受辱,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他或许不会立刻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小规模的袭扰或联合顺军残余势力发难,都有可能。”
李明远神色凝重,他自然清楚此举的后果,但他别无选择。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妥协与退让,只会让敌军得寸进尺,动摇军心民心。他沉声道:“沈谋士说得对,我们必须立刻加强防范。传朕旨意,第一,命苏凝香即刻加强对清军的情报侦查,派遣精锐情报人员潜入宁远城,密切监控清军的兵力调动、粮草运输情况,有任何异动,即刻禀报;第二,命吴应麒率领士兵加固山海关西门、北门的城防,将改良后的红衣大炮分一部分部署在关外方向,防范清军突袭;第三,命穆青岚率领骑兵在关外巡逻,一旦发现清军动向,及时预警;第四,命夏国相安抚城中百姓,稳定人心,同时加紧整顿军队,补充军械粮草,做好随时迎战的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