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的初夏,暖风裹挟着城墙上未散的硝烟气息,在街巷间缓缓流淌。历经击溃唐通、收服诸县的大捷,这座雄关终于卸下了连日的紧绷,军民们忙着重建家园、整饬军备,处处可见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军大帐内,李明远正与沈落雁、吴应麒商议春耕事宜,账簿上密密麻麻的田亩数据,昭示着昭武政权已从战时状态逐步转向治理正轨。
“陛下,新归附的昌黎、卢龙两县,今年春耕需调拨种子三千石、农具五百件,臣已命后勤省筹备妥当,预计下月便可发放到位。”沈落雁手持奏疏,轻声禀报,眉眼间带着几分政务梳理后的从容。
李明远颔首,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春耕乃民生根本,务必确保物资及时送达,再派几名劝农官前往督导,不可让百姓因战事耽误农时。”
话音未落,帐外亲兵匆匆禀报:“陛下,南方有使者抵达山海关,自称是南明弘光朝廷所派,携带诏书与礼品,请求面见陛下。”
“南明?”李明远眉头微挑,与沈落雁交换了一个眼神。自他在山海关称帝建国,消息虽传遍北方,却始终未与南方的南明政权有过往来。如今弘光政权突然遣使,来意显然不简单。
沈落雁沉吟道:“弘光朝廷偏安江南,根基未稳,此时遣使,大概率是想拉拢陛下共同抗清,同时也想试探我大周的虚实,或许还带着招安之意。”
吴应麒面露不屑:“那弘光帝朱由崧昏庸无能,朝廷内部党争不断,阉党与东林党互相倾轧,连长江以北都守不住,还有脸来招安陛下?”
李明远抬手示意两人稍安勿躁:“不管其来意如何,礼数不可少。传朕旨意,开城门迎接,将使者安置在驿馆休息,明日在大殿召见。”他心中清楚,如今昭武政权虽在北方站稳脚跟,但面对清军的巨大压力,若能与南明形成呼应,可缓解不少压力;但南明的腐朽早已闻名,绝不可轻易依附,这场会面,既是试探,也是一场无声的博弈。
次日清晨,中军大帐被重新布置得庄严肃穆,“周”字龙旗高悬,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李明远身着玄色龙袍,端坐于主位,神情威严。南明使者在亲兵的引导下走入帐中,为首者是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的中年官员,面容白皙,举止斯文,正是南明鸿胪寺卿左懋第。
左懋第目光扫过帐内,见李明远虽年轻,却气度沉稳,百官肃立,军纪严明,心中暗惊,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朝廷使者的倨傲,微微躬身行礼:“南明弘光朝廷鸿胪寺卿左懋第,奉陛下旨意,特来宣诏。山海关李明远接旨!”
此言一出,帐内文武顿时面露不悦。李明远已是大周昭武帝,左懋第却仍以“李明远”相称,直呼宣诏,显然是不承认其帝王身份,意在招安。吴应麒按捺不住,厉声喝道:“放肆!此乃大周皇宫,我主乃是昭武皇帝!尔等南明使者,竟敢如此无礼!”
左懋第面色不变,冷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李明远虽据守山海关,终究是大明臣子,弘光陛下乃大明正统,宣诏有何不妥?”
李明远抬手制止了吴应麒,目光平静地看向左懋第:“左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只是朕已登基建国,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并非大明臣子。阁下既为使者,当知礼尚往来,若左大人执意如此,今日这会面,便不必继续了。”
语气虽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左懋第心中一凛,深知今日之事关乎南明与大周的关系,不可过于强硬,只得缓和语气,从随从手中接过诏书,展开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山海关李明远,固守疆土,抗击逆清,忠勇可嘉。特册封其为平西伯,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命其即刻归顺南明,率部北上抗清,听候朝廷调遣。钦此!”
诏书内容与众人预料的相差无几,南明试图以“平西伯”的爵位拉拢李明远,实则是想将其纳入麾下,加以控制。帐内文武纷纷怒目而视,夏国相高声道:“我主平定北方,击溃顺军,威望卓着,岂是一个‘伯爵’便能打发的?南明朝廷如此轻视我大周,何来结盟诚意!”
左懋第看向李明远,静待其回应。李明远缓缓起身,走到左懋第面前,并未接诏,而是淡淡说道:“左大人,朕多谢弘光陛下的‘美意’。只是山海关军民拥立朕登基,并非为了爵位封赏,而是为了抵御外侮,平定乱世。若南明真心想联合抗清,当以平等之礼相待,而非居高临下的招安。”
左懋第皱眉道:“昭武帝此言差矣。南明乃大明正统,阁下若能归顺,便是顺应天意民心,共赴国难。否则,便是割据一方,与乱臣贼子无异。”
“乱臣贼子?”李明远冷笑一声,“南明朝廷偏安江南,不思收复失地,反而党争不断,鱼肉百姓,这便是所谓的‘正统’?朕据守山海关,抗击清军,安抚百姓,让北方百姓有一片安身立命之地,这又算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