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锦州,清军大营。
帅帐之内,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多尔衮身着玄色龙纹朝服,端坐于帅椅之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案几上,一封来自遵化的急报被他死死攥在手中,纸张边缘早已被捏得褶皱不堪,墨迹晕染开一片狼藉。
“废物!都是废物!”
一声暴怒的咆哮猛地响彻帐内,多尔衮猛地将急报掷于地上,一脚踹翻身前的案几,茶具、文书散落一地,发出刺耳的声响。帐下众将皆俯首帖耳,大气不敢出,一个个面色惨白,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永平失守!遵化陷落!三万大军全军覆没!李国翰被俘!”多尔衮双目赤红,额角青筋暴起,每说一句,便重重一拍大腿,“朕养着你们这群饭桶,是让你们镇守幽燕,不是让你们给吴三桂送军功!”
急报上的字字句句,都像尖刀般扎在他心上。永平、遵化是幽燕屏障,更是进取中原的跳板,如今接连失守,不仅让他损兵折将,更让吴三桂在华北站稳了脚跟,形成了心腹大患。
“王爷,饶命啊!”一名负责驰援遵化的将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吴三桂狡诈,又有蒙古骑兵相助,我军寡不敌众,实在是无力回天!求王爷再给末将一次机会,末将定当戴罪立功!”
“机会?”多尔衮冷笑一声,眼神冰冷如刀,“本王给过你机会!你率五千援军,走了整整五日,眼睁睁看着遵化被破,却按兵不动,这也叫无力回天?”
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刀,寒光一闪,那将领的人头便滚落在地,鲜血喷涌而出,溅染了帐内的地毯。众将见状,吓得浑身发抖,纷纷跪倒在地,高呼“王爷息怒”。
多尔衮收刀入鞘,目光扫过帐下众将,语气森然:“本王今日把话放这,三日之内,全军集结完毕!谁敢延误片刻,这颗人头就是你们的下场!”
“末将遵命!”众将齐声应和,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
当日午后,锦州城外便响起了震天的号角声。多尔衮以雷霆手段调集关外八万主力,又以重金拉拢了蒙古察哈尔部的叛降部落,凑齐了一万骑兵,共计九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南进发。
清军沿途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庄被焚毁,百姓被裹挟,粮草被劫掠一空,原本安宁的华北平原,瞬间沦为人间炼狱。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为了保护家中的粮食,被清军士兵一脚踹倒在地,眼睁睁看着粮食被抢走,悲愤地哭喊着:“老天爷啊!这日子没法过了!”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到了遵化城中。
“清军来了!足足九万人!沿途杀了好多百姓!”
“听说多尔衮这次是倾巢而出,誓要踏平遵化!”
“咱们能守住吗?清军那么多人……”
城中百姓议论纷纷,原本安稳的人心再次浮动,不少人开始收拾行李,想要逃离遵化。军中也出现了少量恐慌情绪,一些新兵蛋子更是整日惶惶不安,训练时频频出错。
中军帐内,吴三桂正召集紧急军事会议。帐内灯火通明,将领们分列两侧,神色凝重。沈落雁手持一份情报,站在沙盘旁,冷静地分析着局势。
“陛下,根据红袖阁探报,多尔衮此次调集了八万关外主力,联合一万蒙古叛部,共计九万大军,兵锋直指遵化。清军士气正盛,且沿途劫掠粮草,补给充足;但缺点也很明显,劳师远征,士兵疲惫,且蒙古叛部与清军离心离德,军心不稳。”沈落雁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如同定心丸般,让帐内的紧张气氛稍稍缓解。
穆青岚手握长槊,忍不住说道:“陛下,管他什么九万大军,末将愿率骑兵出战,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慕容雪也附和道:“不错!我蒙古骑兵最擅长奔袭,定能打乱清军阵脚!”
吴三桂摆了摆手,示意两人稍安勿躁:“清军势大,不可轻敌。正面硬拼,我军兵力不足,必遭重创。沈先生,你有何良策?”
沈落雁微微一笑,指着沙盘上的遵化、永平两座城池,说道:“臣建议,采用‘坚壁清野+游击战’的策略。首先,放弃遵化、永平外围的小城,将城中百姓、粮草全部迁入核心城池,焚毁城外所有可利用的物资,让清军无法就地补给;其次,派骑兵部队袭扰清军后方,阻断其粮道,消耗其锐气;最后,我军坚守遵化、永平,以逸待劳,待清军疲惫之际,再伺机反击。”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清军劳师远征,最忌惮的便是补给断绝。只要我们切断他们的粮道,不出一月,清军便会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叶轻眉点头附和:“沈先生所言极是。后勤是军队的命脉,只要我们守住核心城池,保障自身补给,再切断清军的粮草供应,此战必胜。臣愿全力保障粮草军械供应,绝不让前线将士受冻挨饿。”
苏凝香也说道:“红袖阁已在清军必经之路布下眼线,可随时传递清军动向,为我军袭扰、设伏提供情报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