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卷着枯叶,掠过遵化城厚重的城墙,将城头清军的旗帜吹得猎猎作响。城门楼上,守将李国翰身披玄铁铠甲,手按腰间佩刀,目光如鹰隼般死死盯着南方的官道。当探马跌跌撞撞奔上城头,嘶吼着“永平失守,高第降明”的消息时,他那张刻满战痕的脸庞瞬间凝住,眼中迸射出骇人的怒火。
“废物!一群废物!”李国翰猛地一拳砸在城砖上,砖石碎屑飞溅,“高第那厮本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我早劝王爷提防,如今果然坏了大事!”他出身满洲正蓝旗,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历经数十场恶战,是多尔衮麾下有名的悍将,素来瞧不起那些投降清廷的明将,此刻听闻永平不战而克,更是又怒又急。
遵化乃幽燕腹地的咽喉重镇,东接蓟州,北通塞外,西连京师,一旦失守,清军在华北的防线便会被撕开一道大口子。李国翰深知此城的重要性,当即下令:“传我将令!即刻关闭四门,加固城防!所有士兵上城驻守,弓箭、滚石、火油尽数备齐!另外,派快马星夜赶往盛京,向睿亲王求援,就说吴三桂大军压境,遵化危在旦夕,恳请王爷速发援兵!”
军令一下,遵化城内瞬间忙碌起来。士兵们扛着粗壮的圆木封堵城门,民夫们被强征上城,搬运着守城器械,城墙上的火炮被一一校准,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城外的旷野。李国翰亲自巡城,每到一处,便厉声呵斥懈怠的士兵,他那充满压迫感的目光扫过之处,无人敢有丝毫懈怠。“吴三桂想拿下遵化,除非踏过我的尸体!”他站在城头,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咬牙切齿地说道。
三日后,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黑色的长龙,烟尘滚滚,遮天蔽日。吴三桂率领的北伐大军终于兵临遵化城下,数万将士阵列齐整,甲胄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连营数十里,军威之盛,震撼得城内百姓心惊胆战。
吴三桂勒住马缰,在阵前远眺遵化城。此城依山而建,城墙高达三丈,全部由巨石砌成,城外还有一道宽两丈的护城河,易守难攻。他眉头微蹙,对身旁的沈落雁道:“李国翰乃清军悍将,又经营遵化多年,看来这场仗不好打。”
沈落雁手持折扇,轻轻扇动,目光落在城墙上密布的守军身上,缓缓道:“将军所言极是。李国翰性情刚烈,又深受多尔衮信任,劝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我军刚收永平,士气正盛,不如先礼后兵,派人送去劝降信,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最好;若他执意顽抗,再行攻城不迟。”
吴三桂点头应允,当即让人写下劝降信,派使者送往城中。信中晓以利害,劝李国翰认清大势,归降明军,承诺保全其部下性命,善待城中百姓。然而,使者刚到城下,便被李国翰下令乱箭射回,劝降信也被一箭钉在了城门上,箭尾还挂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不降!死战!”四个大字,字迹潦草却透着决绝。
“好一个死战!”吴三桂见劝降无果,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既然他不识好歹,那便让他见识见识我军的厉害!传我将令,明日清晨,全力攻城!”
次日天刚蒙蒙亮,攻城的号角便响彻云霄。吴三桂亲率主力部队进攻南门,穆青岚率领五千铁骑在两侧游弋,随时准备接应攻城士兵。随着沈落雁一声令下,数十门火炮同时开火,炮弹呼啸着砸向城墙,轰鸣声震耳欲聋,砖石飞溅,烟尘弥漫。
炮火掩护下,明军士兵推着云梯,扛着撞车,向着城墙发起了冲锋。他们冒着城上射来的密集箭矢和滚石,奋勇向前,不少士兵刚冲到护城河边,便被清军的火炮击中,血肉模糊地坠入河中。穆青岚看着倒下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焦急,她想率铁骑冲锋,却被吴三桂挥手拦住:“遵化城防坚固,骑兵无用武之地,且先静观其变。”
城头上,李国翰亲自指挥防守。他沉着冷静,待明军士兵冲到云梯下时,才下令放箭、投掷滚石。一时间,箭如雨下,滚石轰鸣,明军的攻城云梯被一次次砸断,士兵们伤亡惨重。“哈哈哈!吴三桂,就凭你这点能耐,也想拿下遵化?”李国翰站在城头,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嘲讽。
首次攻城持续了整整一日,明军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却始终未能靠近城墙半步,反而被清军的防守打得节节败退。夕阳西下,吴三桂下令鸣金收兵,将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退回营中,脸上满是沮丧。帅帐内,气氛压抑,将领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无人言语。
“诸位不必气馁。”吴三桂看着众人,语气平静却带着坚定,“李国翰久历沙场,遵化城防又固若金汤,首次攻城受挫,实属正常。当务之急,是摸清敌军的虚实,再寻破城之策。”他转头看向苏凝香,“凝香,你派去城中的人可有消息传回?”
苏凝香起身答道:“将军,遵化城防守严密,弟子们难以潜入核心区域。不过据外围探查,城中清军约有三万余人,其中满洲八旗兵五千,蒙古兵八千,其余多为汉军降卒。李国翰将主力部署在南门和西门,北门和东门防守相对薄弱,但也布满了陷阱。另外,清军的粮草储备充足,短期内难以困死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