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破晓,山海关头的晨雾尚未散尽,便被一阵震天动地的鼓声撕裂。数十万明军将士身着崭新的铠甲,列成整齐的方阵,绵延数十里,如同一道钢铁长城,矗立在山海关下。旌旗猎猎,绣着“明”字与“吴”字的大旗在风中舒展,阳光洒在刀枪剑戟上,折射出冰冷而耀眼的光芒,将整个战场映照得气势磅礴。
高台之上,吴三桂身着玄色龙纹劲装,腰悬宝剑,面容刚毅,目光如炬地扫过下方的将士们。他的身后,沈落雁、穆青岚、慕容雪、苏凝香、白芷薇、楚嫣然等红颜诸将身着各自的戎装,或沉稳、或飒爽、或灵动,神情肃穆地站立着,成为高台上一道独特而坚毅的风景线。他们的身后,是幽燕大地的安宁,是百姓的期盼,身前,则是中原的烽火与天下的重任。
“将士们!”吴三桂拔出腰间的宝剑,剑指苍穹,声音透过扩音的号角,传遍整个战场,“自清军入关,中原陆沉,百姓流离失所,山河破碎!南明腐朽,奸佞当道,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大顺涣散,难担复国重任!唯有我等明军,浴血奋战,平定幽燕,才有了今日的根基!”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每一个字都敲击在将士们的心上,勾起了他们对家国破碎的悲痛,对清军的仇恨,以及对收复中原的渴望。
“今日,我们齐聚山海关,誓师出征!”吴三桂的宝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我们要挥师南下,逐鹿中原!第一步,夺取山东、河南粮仓,稳固军需;第二步,联合大顺残部,共抗清军;第三步,直逼南京,革新朝政!我们的目标,是驱逐鞑虏,匡扶社稷,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驱逐鞑虏,匡扶社稷!还天下百姓太平!”数十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如同惊雷滚动,响彻山海关内外。他们高举手中的武器,眼神中燃烧着炽热的斗志,恨不得立刻奔赴战场,斩杀清军,收复失地。
沈落雁向前一步,高声宣读作战部署:“命穆青岚、慕容雪率领三万铁骑为先锋,即日出发,直取山东兖州,夺取粮仓;命苏凝香率情报部先行,联络河南大顺军残部,促成结盟;命叶轻眉统筹后勤,确保千里粮草运输线畅通;命楚嫣然留守华北,稳固后方,保障军需供应;命白芷薇率医疗兵跟随前锋部队,随时救治伤员!各部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不得有误!”
“遵命!”各部将领齐声领命,声音洪亮,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誓师大会结束后,明军将士们有序地登上战马,推着战车,浩浩荡荡地向着中原进发。穆青岚与慕容雪率领的铁骑先锋一马当先,马蹄踏地如惊雷,卷起漫天烟尘,朝着山东方向疾驰而去。他们的身后,是步兵、炮兵、后勤部队组成的庞大军团,旌旗蔽日,刀枪如林,气势如虹。
大军沿途经过华北的村庄城镇,百姓们早已自发地聚集在道路两旁,夹道欢送。他们手中捧着自家酿造的美酒、热气腾腾的馒头、新鲜的水果,争相塞到将士们的手中,脸上满是感激与期盼。
“将士们,一路保重!多杀清军,为我们报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将一壶美酒递给一名年轻的士兵,眼中噙着泪水。他的儿子在战乱中被清军杀害,是明军收复幽燕,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老人家放心!我们定不负百姓所托,早日收复中原,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年轻的士兵接过美酒,郑重地向老人行了一礼,翻身上马,追随大军而去。
道路两旁,孩子们挥舞着小旗,高声呐喊:“明军必胜!驱逐鞑虏!”他们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妇女们则为将士们缝补衣物,送上自家的被褥,用最朴素的方式支持着明军。
叶轻眉坐在后勤部队的马车上,看着沿途百姓夹道欢送的场景,心中满是感动。她深知,民心是军队最坚实的后盾,有了百姓们的支持,明军南下之战必定能旗开得胜。
与此同时,关外的清军大营内,多尔衮正站在地图前,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刚刚收到明军誓师出征、挥师南下的消息,心中既愤怒又忌惮。吴三桂的明军在短短时间内平定幽燕,收纳蒙古铁骑,整合各方势力,实力已然今非昔比,成为了清军南下的最大障碍。
“吴三桂小儿,竟然如此猖獗!”多尔衮一拳砸在地图上,咬牙切齿地说道,“传我命令,调集十万精锐,即刻南下,务必在明军夺取山东、河南之前,将其拦截!我倒要看看,他吴三桂有何能耐,敢与我大清铁骑抗衡!”
“王爷,明军势大,且有百姓支持,我们是否需要从其他地区调兵增援?”一名清军将领小心翼翼地问道。
多尔衮冷哼一声:“不必!我大清铁骑天下无敌,十万精锐足够对付吴三桂!传我命令,全军备战,三日后出发,务必将明军扼杀在中原腹地!”
“遵命!”将领们躬身领命,转身离去,整个清军大营顿时陷入一片紧张的备战氛围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