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人未免太过谨慎了。”沈落雁从容回应,“清军主力已被我军击溃,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慕容雪将军的蒙古骑兵机动性强,战斗力彪悍,足以牵制清军。至于渡江准备,叶大人坐镇后勤,统筹调度,三个月内必然可以筹备妥当。我军休整三个月,既能让将士们恢复体力,又能完成渡江准备,届时兵精粮足,南下伐明,必然势如破竹。”
她走到舆图前,指尖落在长江沿岸:“南京是南明都城,拿下南京,便可瓦解南明政权的核心统治,其余州县自然望风而降。而且江南富庶,拿下江南后,我军的粮草、财力将得到极大补充,后续北上伐清,便更有底气。反之,若错失此次良机,南明与清军联手,我军将腹背受敌,一统天下的大业将遥遥无期。”
帐内的争论愈发激烈,各方都据理力争,互不相让。吴三桂端坐主位,默默倾听着众人的发言,眼中神色不断变化。他深知,这是关乎一统天下的关键抉择,一步走错,便可能满盘皆输。
穆青岚的勇猛果决,沈落雁的深谋远虑,叶轻眉的谨慎务实,楚嫣然的民生为重,苏凝香的情报精准,柳如眉的沙场经验,都让他深受启发。他看向舆图上的长江,又望向北方的疆域,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待众人争论稍歇,吴三桂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帐内众人,语气坚定:“诸位的意见,本王都已听闻。南明的‘南北分治’,看似是权宜之计,实则是缓兵之策,妄图拖延时间,寻求反扑之机。我军自起兵以来,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所求的便是一统天下,复汉家衣冠,救万民于水火,绝不可因一时的谨慎,错失千古良机!”
他走到舆图前,大手一挥,划过长江以南的疆域:“沈军师与青岚、凝香、如眉所言极是,南明腐败不堪,民心尽失,此时南下,正是天时地利人和。叶大人与嫣然顾虑的后方安全与民生问题,本王已有考量。全军休整三个月,在此期间,叶轻眉负责统筹粮草、军械,筹备战船,确保渡江作战的物资供应;楚嫣然继续主持中原休养生息,安抚百姓,稳固后方;慕容雪率蒙古骑兵驻守华北边境,严密监视清军动向,严防清军南下反扑;苏凝香率暗影卫深入江南,联络内应,搜集情报,为大军南下铺路。”
“三个月后,”吴三桂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王将亲率大军,水陆并进,横渡长江,直取南京,平定江南!待江南平定,再整合南北之力,挥师北上,彻底扫清清军,一统天下!”
帐内众人闻言,纷纷起身领命:“遵王爷令!”
穆青岚脸上露出激动的笑容,肩头的伤痛仿佛都减轻了许多;沈落雁眼中闪过欣慰的光芒,与吴三桂的目光交汇,彼此都看到了心中的坚定与默契;叶轻眉与楚嫣然虽仍有顾虑,但见吴三桂决策已定,且部署周密,也不再坚持,决心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苏凝香与柳如眉则摩拳擦掌,已然做好了南下的准备。
南明使者被召入帐内,得知吴三桂拒绝“南北分治”,执意南下,脸色骤变,苦苦哀求,却被吴三桂严词拒绝:“回去告诉你们的福王,要么献城投降,归顺我军,本王可保江南百姓平安;要么负隅顽抗,届时兵临城下,玉石俱焚,休怪本王无情!”
南明使者无奈,只得灰溜溜地离开郑州,返回江南复命。
帐外,阳光正好,中军帐的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吴”字大旗之下,是整装待发的吴军将士,是期盼太平的中原百姓,是即将被解放的江南生灵。
吴三桂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豪情与坚定。三个月的休整,是为了更猛烈的冲锋;暂时的沉寂,是为了更辉煌的胜利。中原已定,江南可期,一统天下的大业,已近在眼前。他知道,未来的征程依旧充满荆棘,但有红颜团队的鼎力相助,有万千将士的忠心追随,有天下百姓的支持拥护,他定能横渡长江,平定江南,挥师北上,扫清寰宇,开创一个属于汉家的太平盛世。
三个月的倒计时,已然开始。郑州城内,粮草囤积,战船打造,士兵训练,情报搜集,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渡江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