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泼洒在山海关巍峨的城墙上,将斑驳的箭痕与暗红的血渍染成一片凄厉的猩红。城楼下,清军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如潮水般一波波撞击着这道横亘在华北平原与辽东沃土之间的雄关,震得城砖簌簌发抖,也震得每一位守军的心头发紧。
吴应麒拄着染血的长枪,伫立在北门城楼的最高处。他的玄色战甲早已被硝烟熏得发黑,左臂一道深可见骨的箭伤刚被亲兵草草包扎,布条渗出的鲜血顺着甲胄缝隙蜿蜒而下,在脚下积成一小滩暗红。他眯着眼,死死盯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清军阵营,那面绣着“多尔衮”三字的鎏金大旗在残阳中猎猎作响,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压。
“将军!清军又开始集结了!”一名哨探踉跄着跑上城楼,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左翼骑兵列阵,中路步兵推着云梯,怕是又要发起猛攻了!”
吴应麒没有回头,只是缓缓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枪杆上的纹路被汗水与血水浸透,变得滑腻而冰冷。他能清晰地看到,清军阵中,无数云梯如狰狞的巨蟒般被抬了起来,弓箭手们弯弓搭箭,箭尖在夕阳下闪烁着致命的寒光。这已经是多尔衮大军围城的第七日,七昼夜的轮番猛攻,早已让山海关守军精疲力竭。
最初,当多尔衮率领十万精锐突然出现在永平城下时,吴应麒还抱有一丝侥幸。他以为这只是清军的试探性进攻,只要坚守数日,兄长吴三桂在江南整合完防务后,必会率主力回师驰援。可他万万没想到,多尔衮此次竟是孤注一掷,不仅兵力远超预期,攻势更是凶悍到极致——永平、遵化、迁安三城几乎是旦夕之间便被攻破,清军如入无人之境,直扑山海关,留给吴应麒布防的时间不足三日。
“弟兄们!”吴应麒猛地转过身,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山海关是我吴家龙兴之地,是中原屏障!今日若失此关,清军铁骑便会踏遍华北,生灵涂炭!我吴应麒在此立誓,与山海关共存亡!愿随我死守者,拿起手中兵器;若有胆怯者,可自行离去,我绝不阻拦!”
城楼上的守军们相互对视,眼中虽有疲惫,却无半分退缩。他们大多是跟随吴家父子征战多年的老兵,深知山海关的重要性,更明白退无可退的绝境。一名断了右臂的士兵挣扎着站起来,举起手中的短刀,高声喊道:“愿随将军死守!与山海关共存亡!”
“共存亡!共存亡!”呐喊声从城楼蔓延开来,穿透弥漫的硝烟,响彻云霄。即便伤亡过半,即便粮草日渐匮乏,即便援军迟迟未到,这份死守的决心,依旧如城墙上的巨石般坚硬。
吴应麒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用力一点头,正欲下令加固防线,突然,城下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鼓声,紧接着,箭雨如蝗,密密麻麻地朝着城楼射来。守军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猛攻,纷纷举起盾牌格挡,箭簇撞在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火星四溅。
“云梯上来了!守住缺口!”有人高声呼喊。
吴应麒探头望去,只见数十架云梯已经搭在了城墙上,清军士兵像蚂蚁一样顺着云梯向上攀爬,他们脸上带着悍不畏死的狰狞,口中喊着听不懂的满语,挥舞着长刀,随时准备扑上城楼。
“推下去!用滚石!用热油!”吴应麒怒吼着,亲自冲到缺口处,长枪一扫,将一名刚爬上城楼的清军士兵挑翻下去。士兵惨叫着坠落,砸在下方攀爬的同伴身上,两人一同摔成肉泥。
城楼上顿时陷入一片混战。滚石、热油不断从城头倾泻而下,城下传来清军士兵凄厉的哀嚎,但这丝毫没能阻挡后续的进攻。清军仿佛不知疲倦一般,一波倒下,另一波又迅速补上,云梯被推下去又重新搭起,城墙上的缺口一次次被撕开,又一次次被守军拼死堵住。
吴应麒的左臂伤口在激战中不断被拉扯,剧痛钻心,几乎让他握不住长枪。他咬着牙,汗水混合着血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城砖上,瞬间被尘土覆盖。他知道,这样的死守撑不了多久,守军的体力已经濒临极限,粮草和箭矢也所剩无几,若援军再不到,山海关迟早会被攻破。
就在他心焦如焚之际,突然听到城外传来一阵异样的轰鸣,紧接着,清军后方的阵营突然陷入一片混乱,喊杀声与爆炸声交织在一起,竟隐隐盖过了攻城的喧嚣。
吴应麒心中一动,连忙派人登高了望。片刻后,哨探兴奋地跑回来,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将军!是水师!是凌霜将军率领的水师赶到了!他们在天津登陆,炮击清军后方营地!”
“水师?凌霜?”吴应麒猛地睁大了眼睛,心中涌起一股绝处逢生的希望。他快步冲到城楼边缘,朝着天津方向望去,虽然看不清具体战况,但能清晰地看到清军阵营中升起的浓烟,以及不断向北逃窜的零散士兵。
果然,没过多久,城下的攻城部队便开始出现混乱,攻势明显减弱。显然,凌霜水师的突然袭击打乱了多尔衮的部署,迫使他分兵回防,这无疑为岌岌可危的山海关争取了喘息之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吴三桂称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