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燃烧的烟味飘到前方,八旗士兵瞬间慌了——他们的补给全在里面!
鳌拜的脸扭曲起来:“撤!快撤!”
可退路早已被小石子带的民兵堵死。这些百姓拿着锄头、粪叉,喊着“保家园”,站在沟口挡住去路。一个八旗士兵想冲过去,被小石子用粪叉戳中大腿,惨叫着倒在地上。
李昊站在寨墙上,望着下方的战场。
韩通拎着鳌拜的佩刀走进来,刀身还沾着血:“公子,鳌拜跑了!八旗死了两百多,俘虏三百!”
李昊捡起地上的八旗军旗,上面绣着“正黄旗”三个字。他转身对身后的百姓说:“看见没?这些八旗兵,不是打不过,是不敢打——他们怕咱们的矛,怕咱们的铳,更怕咱们的规矩!”
百姓们议论纷纷:“俺听说,李公子的兵不杀降卒?”“对!昨天俘虏的八旗兵,都放回家了!”“俺家娃说,李公子的兵还给他们水喝!”
李昊笑了笑,对韩通说:“去,把俘虏带过来。”
三百名八旗俘虏被押到寨门前。李昊站在台阶上,大声说:“你们都是被鳌拜逼来的!愿意回家的,现在就可以走!愿意留下的,咱们一起打清军!”
一个年轻的八旗士兵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大爷饶命!俺是被抓来的壮丁!俺家还有老娘等着俺回去!”
李昊点头:“走吧。告诉鳌拜,下次再来,咱们还是这样打。”
俘虏们走的时候,都回头望了一眼——他们看见李昊身后的士兵,站得整整齐齐,手里的长矛闪着寒光,却没有人举刀。
战斗结束后,李家庄园的篝火燃了一整夜。
韩通坐在火堆旁,擦着长矛:“公子,咱们赢了!可这八旗不会善罢甘休吧?”
“会。”李昊啃着烤红薯,“但下次,他们会更怕。”
第二天清晨,第一个逃难的百姓来了——是保定府的张大娘,她的丈夫被清军杀了,儿子失踪了。她跪在庄门口,哭着说:“俺听说李公子的兵不打人,能分地,就想来投奔。”
接着,前明的残兵来了——是宣府镇的二十个士兵,他们的军官被清军杀了,想跟着李昊学打胜仗。
甚至连江南的商人都有来的——他们说:“李公子的庄子安全,想来做生意。”
李昊站在寨墙上,望着远处的太行山脉。
韩通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名单:“公子,又有五十个百姓来投奔,都想加入仁义卫。”
李昊接过名单,指尖划过那些陌生的名字:“告诉他们,想加入可以,但得先学会‘守规矩’——不抢百姓,不杀降卒,跟着咱们守家。”
夜幕降临,庄子里的篝火更旺了。新加入的士兵围坐在火堆旁,听老兵讲今天的战斗。他们的眼里有火,像李昊当年在寨墙上那样。
李昊知道,这场胜利不是结束。
是“仁义卫”这个名字,第一次刻进天下人的心里——它不是反贼,不是草寇,是一支守规矩、护百姓的军队。
而这,才是最厉害的武器。
喜欢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