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侧,诛酷吏!”
“还我江南朗朗乾坤!”
这些年轻的学子,热血、单纯,也最容易被煽动。在他们眼中,自己正在做一件为民请命、对抗强权的伟大的事。
一波又一波的攻势,环环相扣,层层加码。
最后,最具杀伤力的一招,登场了。
黄明理发动了自己在整个江南士林中的全部影响力,征集所谓的“万民血书”。
一张张巨大的白布,被送到各个州府县城,摆在人流最密集的街头。
无数的里正、乡绅,半是利诱,半是胁迫,让治下的百姓们挨个上前,刺破手指,按下血红的手印。
那手印,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有的甚至是用鸡血、狗血代替的。
但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这成千上万个血手印汇集在一起时,形成的那股视觉冲击力,足以让任何一位坐在龙椅上的君王,感到心惊胆战!
舆论汹汹,黑白颠倒。
不过短短十数日,杨继宗在江南,便已声名狼藉,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
那柄锋利的天子剑,斩得断人头,却斩不断这铺天盖地而来的流言蜚语。
.......
京城,奉天殿。
早朝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雪片般的弹劾奏折,如同给这座帝国中枢提前举办了一场葬礼。
那份沾满了无数真假血印,散发着一股淡淡腥气的“万民血书”,被几名太监用一个巨大的托盘呈了上来,沉甸甸地摆在了朱祁钰的御案之侧。
它像一个无声的威胁,散发着不祥的气息。
那些之前被朱祁钰雷霆手段吓破了胆,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的言官们,此刻仿佛找到了新的主心骨,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争先恐后地从队列中跳了出来。
“陛下!江南民怨沸腾,天怒人怨!杨继宗倒行逆施,酷吏殃民,若再不严惩,恐激起民变,动摇国本啊!”
“请陛下顺应民意,将杨继宗撤职查办,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万民血书在此!此乃万民之声,是社稷之声!陛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陛下三思!”
一声声“义愤填膺”的劝谏,如同浪潮般,一波接着一波,拍打着那高高在上的龙椅。
就连一向稳重,被朱祁钰视为股肱的内阁首辅陈循,此刻也是一脸忧心忡忡。
他出列,对着朱祁钰深深一躬,语气沉重。
“陛下,杨继宗之事,如今已非对错之争,而是安危之辨。江南乃帝国财赋重地,若真的乱了,后果不堪设想。臣恳请陛下,暂缓新政,召回杨继宗,待风波平息,再从长计议。”
他的话,代表了朝中绝大多数中间派官员的心声。
一时间,整个奉天殿,群情激愤,几乎所有人都站在了杨继宗的对立面。
唯有一人,如中流砥柱,屹立不倒。
于谦。
他排众而出,身形笔直如松,对着龙椅上的皇帝,声如洪钟。
“陛下!臣以为,杨继宗所为,上合天心,下顺民意!他所惩治者,皆是鱼肉乡里之恶霸,所清丈者,皆是奸猾诡寄之刁民!所谓‘万民血书’,不过是江南士绅恐其家产被清算,裹挟无知百姓所演的一出闹剧罢了!”
“战场之上,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变法图强,亦如逆水行舟,此刻若是退缩,则前功尽弃!臣,恳请陛下,相信杨继宗,相信您自己!”
话音落地,掷地有声。
整个大殿,却陷入了更加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道清瘦的、被玄色龙袍包裹的身影之上。
朱祁钰坐在龙椅上,一手轻轻搭在膝上,另一只手,则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御案的边缘。
他看着下面一张张或激愤、或忧虑、或忠诚的脸,听着耳边那鼎沸的争吵。
他的内心,毫无波澜。
甚至有些想笑。
这一切,从他将杨继宗这把刀递出去的那一刻起,就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江南士绅的反扑,朝堂言官的聒噪,甚至于谦的力挺……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棋盘上,一颗颗按照他写好的剧本,移动的棋子罢了。
喜欢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