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国接过卡片,看着上面的“勇”字,突然觉得这字比之前写的任何一个都重——“勇”不是不怕死,是明知危险,还愿意为了别人冒险;是明知会疼,还愿意护着别人的念想。他把卡片和小柱子的“国”字卡片放在一起,贴身藏好,像藏着两份沉甸甸的责任。
夕阳把废墟映得通红,乡亲们的身影在废墟上忙碌,像一群在伤口上播种希望的人。王卫国看着他们,又看了看怀里的卡片和手帕,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虽然土房塌了,虽然还有鬼子在捣乱,可只要他们还在,只要“人”“家”“国”“勇”这些字还在,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了这些字冒险,他们就永远不会输。
晚上,安置点的乡亲们在地道里煮了红薯粥,大家围着炭火盆,分着吃。小柱子把自己的红薯分给王卫国,说:“卫国哥,你吃,俺不饿。俺娘说,勇敢的人要多吃点,才能打跑鬼子。”王卫国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得心里发暖。
王破军坐在旁边,翻着《玄真子兵要》,突然说:“明天咱们修土房,再挖两个地道入口,以后鬼子再来,咱们也不怕。”乡亲们都点头,有的说要去山里砍木椽,有的说要去河边挖黏土,还有的说要教孩子们认更多的字,让娃们知道,不管鬼子怎么炸,咱们的“国”还在,咱们的念想还在。
王卫国靠在炭火盆边,看着眼前的人——王破军的道袍还沾着尘土,李老师的棉袄有个破洞,赵老栓家的遗孀在给孩子缝棉袄,小柱子抱着“国”字卡片,睡得正香。他摸了摸心口的手帕和卡片,突然觉得,这就是他的“国”——不是方框里的玉,是身边的这些人,是他们的笑,是他们的念想,是他们在战火里还愿意守护彼此的劲。
夜深了,地道里的鼾声渐渐响起,王卫国还在看着炭火盆里的火苗。火苗跳动着,像一个个小小的“勇”字,像一个个小小的“国”字,在黑暗里,亮得耀眼。他知道,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要修土房,要挖地道,要教孩子们认更多的字,可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他知道,他守护的不是一座土房,不是一张卡片,是这片土地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中国人的根。
窗外的风还在刮,可地道里很暖。王卫国把“勇”字卡片放在枕头边,闭上眼睛——空冥状态里,他仿佛看到母亲在笑着看他,看到赵老栓在给他竖大拇指,看到牺牲的老张和大牛在为他骄傲。他在心里默念:娘,俺今天救了孩子们,俺护住了他们的念想,俺没让你失望。以后,俺会更勇敢,会护着更多人,直到把鬼子打跑,直到咱们的“国”,再也没有炮火。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奋斗在激情岁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