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更知道,胜利不是凭空来的。那些他看到的“以后”的画面——高铁、航母、实验室、明亮的教室,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像小李这样的战士,像赵老栓这样的乡亲,像王破军这样的道长,一代又一代,用命、用汗、用心拼出来的。
他想起前世历史课上学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搞工业化,多少工人在工厂里熬夜加班;为了研制原子弹,多少科研人员隐姓埋名,在戈壁滩上吃沙子;为了修铁路,多少建设者在崇山峻岭里开山凿石……那些日子,不比现在轻松,可他们都挺过来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多拼一点,后辈就能少吃一点苦,国家就能早一点强大。
“你能看到的。”王卫国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声音异常坚定,“咱们现在挖地道、炸粮车、救伤员,都是在给‘以后’铺路。等打跑了鬼子,你就能回家找娘,还能看到咱们的‘国’变得很强,再也没人敢欺负咱们。到时候,咱们的孩子,再也不用躲在地道里读书,再也不用怕鬼子的扫荡。”
小李愣住了,随即笑了,眼里闪着光:“真的?那俺可得好好活着,不光要打跑鬼子,还要看着咱们的‘国’变强大!”
王破军看着两个年轻人,嘴角露出笑容。他从怀里掏出《玄真子兵要》,翻到“信念篇”:“里面写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你们心里有‘以后’,有‘强国’的念想,就比啥都强。俺们现在吃的苦,是为了后人能享的福,这就是‘传承’——咱们把路铺好,后人接着走,总有一天,能走到你说的‘以后’。”
检查完地道,三人往地面走。夕阳把杨树林染成了金黄色,乡亲们还在修房子,李老师领着孩子们在唱抗日的小调,歌声飘得很远。赵老栓家的遗孀看到他们,赶紧招手:“快来喝碗热粥!俺刚熬的,放了红薯,甜着呢!”
坐在庙前的石头上,喝着热粥,王卫国看着眼前的景象——乡亲们的笑脸、孩子们的歌声、战士们擦拭武器的身影,突然觉得眼眶发酸。他知道,现在的马家堡很破,很艰苦,可这里的每一块土坯、每一根松枝、每一个人的笑脸,都是“以后”那个强大国家的基石。
空冥状态里,他又看到了那些“以后”的画面:高铁上的乡亲们笑着聊天,航母上的战士们敬着军礼,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欢呼着突破,教室里的孩子们读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画面和眼前的马家堡重叠在一起,像一条从现在通往未来的路,路上满是像小李、赵婶、王破军这样的人,他们一步一步,走得坚定又踏实。
“王叔,俺明白了。”王卫国放下粥碗,眼神里满是从未有过的坚定,“以前俺想着报仇,想着找到俺娘,现在俺知道,光报仇不够,俺得帮着把咱们的‘国’建好,建得很强很强,这样才能护着更多像俺娘、像小李娘这样的人,才能让后人不用再吃咱们现在的苦。”
王破军点点头,摸了摸他的头:“好小子,这才是‘信念’。玄真派说‘道在心中,路在脚下’,你心里有了‘强国’的道,以后不管遇到啥困难,都不会迷路了。”
晚上,地道里的乡亲们聚在一起,煮了红薯粥,还蒸了玉米面饼。小李给大家讲他老家的故事,说等胜利了,要带大家去吃河北的驴肉火烧;赵婶给孩子们缝新的棉鞋,说等开春了,要教大家种玉米;王破军给战士们讲《玄真子兵要》里的战术,说下次鬼子再来,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王卫国坐在角落里,手里攥着母亲的手帕,空冥状态里,他仿佛看到母亲在笑着看他,看到赵老栓在给他竖大拇指,看到小李找到他娘,看到那些“以后”的人们,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起 1943年的马家堡——讲起一群人在雪地里挖地道、炸粮车、救伤员,讲起他们用信念铺就了通往强大的路。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困难,还会有很多人牺牲,可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走,他的身后有乡亲,有战友,有前世那些为国家奉献的人,他的身前,是那个强大、温暖、再也没人敢欺负的新中国。
窗外的风还在刮,可地道里很暖。王卫国闭上眼睛,心里默念着:娘,俺知道以后要走的路了。俺会好好打鬼子,好好帮着建咱们的国,等它变得很强很强,俺就去找你,告诉你,咱们的家,再也不用怕了。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奋斗在激情岁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