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的土包子?敢管老子的事!”国民党士兵的小头目叼着烟,傲慢地打量着王卫国,“这柴火是军管物资,我们征用了!”
“征用?有征用百姓东西不给钱的吗?”王破军走过来,声音沉稳却带着力量,“我们是晋察冀道医队,奉军区命令驻守这里,你们要是再欺负百姓,我们就向城防司令部举报!”
这时,营区里的战士们都冲了出来,围着国民党士兵,眼神坚定。小头目见势不妙,悻悻地把柴火扔给老乡,骂骂咧咧地走了:“等着瞧!”
老乡握着王破军的手,眼里满是感激:“多谢同志们!要是没有你们,俺这柴火就白送了!”他把柴火递给战士们,“这是俺们村凑的,你们烧着暖和,别嫌弃。”
“多谢老乡!”王卫国接过柴火,心里暖暖的,“以后您要是有困难,就来营里找我们,我们能帮的一定帮。”
下午,战士们在营房旁搭起了临时医疗棚,把昨天接收的医疗物资分类摆放好,准备明天开始义诊。附近村落的乡亲们听说后,都来看热闹,有的送鸡蛋,有的送咸菜,还有的帮着搭棚子,营区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一个老大娘抱着发烧的孙子来求医,王卫国用空冥状态“感知”到孩子是风寒引起的高烧,立刻用紫苏叶煮水,配合揉腹静功,没过多久,孩子的烧就退了。“真是神医啊!”老大娘激动地给王卫国磕头,“俺孙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俺也活不成了!”
“大娘快起来!”王卫国赶紧扶起她,“这是俺们应该做的。以后孩子有不舒服,随时来营里找俺。”
夕阳西下时,营区已经焕然一新:营房的窗户贴上了老乡送的窗花,医疗棚前挂着“晋察冀道医队义诊点”的红布,操场上的弹坑被填上了土,战士们和老乡们一起坐在炭火旁聊天,笑声传遍了营区。
王卫国坐在营房门口,望着远处的北平城墙,心里格外踏实。空冥状态里能“闻”到炭火的暖意、红薯的甜香,能“听”到老乡们的笑声、战士们的歌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歌。他摸了摸胸口的手帕(母亲的遗物),又摸了摸颈间的桃木吊坠(养父给的),突然明白,驻军安置不是“凑活住”,是“建家园”——不管环境多简陋,只要有战友的陪伴、老乡的支持,就能把地方变成家。
“在想什么?”王破军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柏叶水。
“俺在想,这里会越来越好的。”王卫国接过水杯,温热的水顺着喉咙滑下,暖了全身,“俺们会建好医疗点,治好百姓的病,修缮好营房,让这里成为北平西郊的‘安心窝’。”
“会的。”王破军望着营区的灯火,声音沉稳,“玄真派说‘境由心生’,只要咱们心里有百姓、有信念,再简陋的地方也能变成乐土。”
夜深了,营区里的炭火还没灭,老乡们都回了家,战士们也渐渐睡了。王卫国躺在稻草床垫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心里充满了坚定。他知道,驻军安置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义诊、修缮营房、应对国民党的刁难等诸多任务,但他不害怕——他有养父的指导,有战友的陪伴,有老乡的支持,还有母亲的遗愿和根据地的期盼。他要在这里好好扎根,为北平的百姓做事,按照异界时空的记忆,新中国快要随着伟人在天安门城楼宣布成立了,到时北平改名成为北京,而自己正是这个盛世开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段时间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旧时代的腐朽终将扫锦历史的尘埃里,被滚滚洪流埋葬。自己当努力活着、好好活着、王破军知道自己的天赋,更具有异时空记忆,自己有成为国之栋梁的潜力,更有为民族复兴的事业添砖加瓦而名垂青史的机会,何其有幸。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奋斗在激情岁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