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还没散,像一层薄纱裹着北平的胡同。王卫国踩着积了夜雪的青石板,怀里揣着刚从军区领的《反特侦查手册》,指尖还留着锦旗丝绸的温热 —— 昨天的表彰大会仿佛还在眼前,李大妈的笑声、老木匠的赞许、军区领导的嘱托,都像暖炉里的火,让这寒冬多了几分暖意。可走了没两步,眉心的温热感突然泛起一丝凉意,像冰粒轻轻蹭过皮肤 —— 不是即时危险的刺痛,是一种持续的、刻意的 “注视”,从身后胡同口的方向传来,黏在背上,甩都甩不掉。
空冥天赋悄然展开,专注度提升三倍。王卫国的感知像细密的网,悄无声息地扫过身后:胡同口的老槐树旁,站着一个穿深色棉袍的男人,戴着毡帽,帽檐压得很低,手里拎着一个空的菜篮子,却没像其他街坊一样去早点铺,反而盯着他的背影,脚步随着他的移动慢慢挪 —— 不是路人,是在 “跟” 他。
他想起在晋察冀根据地时,赵老栓教他 “听脚步声辨敌人”:日军的皮靴声重且硬,伪军的布鞋声虚且乱,而眼前这个跟踪者的脚步声,轻得像猫,却带着刻意的节奏,每走三步就顿一下,显然是受过训练的特务。
“卫国!等等俺!” 张大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推着自行车,车后座绑着兵工厂的零件箱,“昨天你受表彰俺没赶上,今天特意来送你去学堂!”
王卫国心里一动,放慢脚步,等张大勇追上,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他,压低声音:“勇哥,帮俺看看,胡同口那个穿深色棉袍的,是不是在跟俺?”
张大勇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故意大声说:“啥跟不跟的?俺看就是个买早点的!不过这时候才买,倒真有点怪。” 他一边说,一边用自行车挡在王卫国身后,脚蹬子故意踩得 “咯吱” 响,“走,俺载你,快迟到了!”
自行车刚拐过胡同口,王卫国的空冥感知就 “看到” 那个男人动了 —— 他没去早点铺,反而跟了上来,脚步加快了些,手里的菜篮子晃了晃,露出里面藏着的硬物轮廓,像一把短枪。
“他跟上来了。” 王卫国贴在张大勇耳边说,“菜篮子里有家伙,小心点。”“俺知道了!” 张大勇点点头,故意把自行车骑得忽快忽慢,还时不时拐进岔路,想看看对方是不是真的跟踪。可不管他们怎么变路线,那个男人总能远远跟在后面,像影子一样甩不掉,而且沿途还多了一个穿灰布短褂的女人,站在街对面的粮店门口,看似买粮,眼神却一直锁着他们 —— 这是 “双人盯梢”,是特务常用的手段,一个正面跟,一个侧面接应。
“这是要干啥?还想对俺们动手?” 张大勇的声音有些发紧,却还是稳稳地握着车把,“不行就跟他们拼了!俺这零件箱里还有扳手!”“别冲动。” 王卫国按住他的手,空冥感知里,两个跟踪者虽然带着武器,却没要立刻动手的意思,更像是在 “摸清路线”,“他们是想知道俺常去的地方,比如学堂、兵工厂,说不定还想找机会对俺身边的人动手 —— 李大妈、老木匠,还有你,都得小心。”
说话间,育英学堂的校门到了。王卫国跳下车,故意在校门口站了一会儿,和值班的门卫大爷打招呼:“张大爷,今天早啊!”“卫国来啦!昨天的表彰大会俺听广播了,厉害!” 张大爷笑着说,目光扫过远处的男人,突然皱起眉,“那是谁?在那儿站半天了,也不进来,怪可疑的。”
王卫国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个男人已经退到街对面的树后,帽檐压得更低了。“可能是找学生的吧。” 王卫国笑了笑,心里却更警惕了 —— 连门卫都觉得可疑,说明对方的伪装并不高明,只是仗着北平刚解放,治安还没完全稳定,才敢这么明目张胆。
进了学堂,王卫国第一时间去找李教授。李教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看到他进来,笑着说:“卫国,昨天的表彰我听说了,真是为你高兴。”“李教授,俺有件事想跟您说。” 王卫国关上办公室的门,把遭遇跟踪的事说了一遍,“俺觉得他们是冲着俺来的,说不定还想破坏学堂,或者兵工厂。”
李教授的笑容立刻收了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几个特务的头像:“这是军区昨天发的‘北平残余特务通缉令’,你看这个穿深色棉袍的,是不是跟踪你的那个?”
王卫国凑过去一看,心里一沉 —— 纸上的头像和那个跟踪者一模一样,下面写着 “代号:乌鸦,军统北平站外围成员,擅长盯梢、绑架,曾参与破坏兵工厂设备”。“就是他!” 王卫国指着头像,“还有一个穿灰布短褂的女人,没在上面。”“那应该是他的同伙,还没被盯上。” 李教授皱着眉,“你现在很危险,他们没立刻动手,就是想摸清楚你的活动规律,找机会报复 —— 毕竟你端了他们的据点,断了他们的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奋斗在激情岁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