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半信半疑地点点头,贴上新药膏后,果然没那么疼了,到了傍晚,居然能慢慢弯腿了。小木匠特意跑回诊所报喜:“卫国小哥,俺爹能弯腿了!还说想试试坐起来!”
王卫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老木匠膝盖里的淤血正在慢慢散开,增生也没之前那么明显了,心里突然明白 —— 疑难杂症不是治不好,是得找到病根,还得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方案,不能照搬书本。
接下来的三天,王卫国每天给老木匠针灸、换药,空冥感知里,膝盖的红肿一天天消退,增生也在慢慢软化。到了第五天,老木匠居然能自己拄着拐杖走进诊所,不用儿子扶了。
“卫国小哥,您看!” 老木匠试着弯了弯腿,能弯到九十度了,眼里满是惊喜,“俺昨天还试着刨了块木头,虽然慢,可总算能握刨子了!”
王卫国笑着点头,空冥感知里,老木匠的筋络已经通得差不多了,增生也只剩下一点,再巩固几天就能好。他从药柜里拿出一瓶熬好的药酒,递给老木匠:“这是用当归、黄芪泡的药酒,您每天喝一小杯,能补气血,让膝盖恢复得更快。以后阴雨天记得给膝盖保暖,别太累。”
老木匠接过药酒,激动得手都在抖:“卫国小哥,您真是俺的救命恩人!俺以后还能给街坊做家具,给兵工厂修工具,还能教小木匠做木活!”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绒线胡同。张大爷拄着拐杖来诊所,笑着说:“卫国,你这本事真是神了!老木匠那腿,俺以为这辈子都好不了了,没想到你给治好了!”李大妈也端着刚熬好的红薯粥来,放在诊桌上:“卫国,你熬药费神,快喝点粥补补!小芳说,以后要跟你学认草药,也想当医生救街坊!”
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看到” 胡同里的街坊们都在议论他治好老木匠的事,有的还把亲戚朋友介绍来诊所,诊所里的病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从东郊来的农民,有从兵工厂来的工人,还有从隔壁胡同来的学生。
这天下午,兵工厂的周厂长也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是兵工厂新做的铜药碾:“卫国,你治好老木匠的事,俺们厂里都知道了!这药碾是俺们工人师傅连夜做的,比你原来那个沉,碾药更细,给你送来用!”
王卫国接过铜药碾,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却感受到一股热流 —— 这是工人师傅们的心意,也是对他的认可。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兵工厂的师傅们在车间里打造药碾的场景,有的打磨边缘,有的抛光表面,每个人都很认真,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成就感。
“谢谢周厂长!谢谢厂里的师傅们!” 王卫国把新药碾放在诊桌旁,“俺以后一定好好给工人师傅们看病,让大家都能安心搞生产,为建设新中国出力!”
傍晚的时候,养父王破军来到诊所,手里拿着一把刚采的新鲜独活(治风湿的草药):“听说你治好老木匠的腿了?” 他坐在诊椅上,拿起王卫国记的病例本翻了翻,上面详细记录着老木匠的病情变化:“11 月 12 日,初诊,筋络淤堵 + 增生,针灸 + 活血膏;11 月 13 日,炎症反应,调整药膏配方;11 月 15 日,红肿消退,加药酒巩固……” 字迹比之前工整了不少,旁边还画着膝盖的示意图,标注着淤堵的位置。
“俺也是靠空冥才找到病根的。” 王卫国递过一杯热水,“要是没空冥,俺也看不到旧伤引发的淤堵,更治不好这疑难杂症。”“空冥是天赋,可医道还是要靠心。” 王破军点点头,眼里满是赞许,“你能根据老木匠的反应调整药方,没照搬书本,这才是真学会了。玄真派说‘医无定法,对症为上’,就是这个道理。” 他把新鲜独活递给王卫国,“这草药治风湿最好,你留着备用,以后遇到类似的病,就能用得上。”
王卫国接过独活,叶片上还沾着东郊的霜气。空冥感知里,他 “闻到” 草药的清香,想起这半个月在诊所的经历:从一开始看常见病的紧张,到遇到疑难杂症的迷茫,再到治好老木匠后的坚定,每一步都离不开空冥的辅助,更离不开养父的教导和街坊的信任。
天黑的时候,王卫国关好诊所的门,跟着养父往四合院走。胡同里的灯渐渐亮了,有的人家在院里熬药,药香飘得很远;有的人家在教孩子认草药,传来稚嫩的提问声;还有的人家在缝棉袄,准备过冬。空冥感知里,这些细碎的生活场景,都是他用医术守护的结果 —— 老木匠能重新做木活,工人师傅能安心搞生产,农民能健康种地,这就是他作为 “医者” 的价值,也是为建设新中国添砖加瓦。
回到四合院,李大妈已经做好了晚饭,还特意给王卫国留了一碗鸡蛋羹:“卫国,你今天累坏了吧?快吃点!老木匠刚才还来俺家串门,说要给你做个新的诊桌,说你现在的诊桌太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奋斗在激情岁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