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好奇,可以进去看,但要穿消毒服,别说话。” 秦小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套消毒好的蓝色手术服,“我看你对病人很负责,或许能从手术里学到点东西。”
王卫国愣了一下,赶紧接过手术服穿上。走进手术室,消毒水的味道更浓了,手术台上铺着白色的布单,老吴已经被麻醉,安静地躺着。外科医生正在小心翼翼地切开老吴的右下腹,动作精准而快速,秦小凤在旁边递着止血钳,时不时观察老吴的生命体征。
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看到” 医生一点点找到发炎的阑尾,用钳子夹住,然后切除,再用针线缝合伤口。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却比中医治疗急性病快太多。他突然明白,西医在急救和手术方面,有中医无法替代的优势 —— 中医调理慢性病、通筋络很厉害,可遇到需要开刀的急症,还是得靠西医。
手术结束后,老吴被推回病房。秦小凤拿着一瓶青霉素,给老吴注射:“这药很珍贵,全国都缺,能预防伤口感染,你回去后要提醒他,每天来换一次药,别沾水。” 她又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术后注意事项,“饮食要清淡,别吃油腻的,要是伤口疼得厉害,可以用热水袋敷敷,也可以让你用针灸缓解。”
“谢谢您!” 王卫国接过注意事项,心里满是感激,“俺之前只懂中医,今天才知道西医这么厉害,尤其是手术,能救急。”
“中医也很厉害,你用针灸缓解急性腹痛,为手术争取了时间。” 秦小凤笑着说,从白大褂口袋里拿出那本《人体解剖图谱》,递给王卫国,“你要是感兴趣,可以看看这本图谱,了解人体的结构,对中医辨证也有帮助。比如你之前治的筋络淤堵,从解剖学来看,其实就是肌肉和神经的问题,中西医结合,或许能治得更快。”
王卫国接过图谱,指尖抚过书页上的人体器官图 —— 心脏、肝脏、阑尾的位置标注得清清楚楚,和中医说的 “五脏六腑” 位置基本一致,只是描述的方式不同。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图谱上的标注和中医的经络图慢慢重合,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要是把中医的经络理论和西医的解剖学结合起来,是不是能更精准地找到病灶?比如治筋络淤堵,既用中医的针灸通筋络,又用西医的按摩手法放松肌肉,效果会不会更好?
“俺能借这本书看看吗?看完就还您。” 王卫国问。
“可以,你看完还到门诊楼就行。” 秦小凤点点头,“以后要是遇到中医解决不了的急症,随时可以送过来,咱们可以一起商量怎么治。”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王卫国手里捧着《人体解剖图谱》,心里满是思考。雪还在下,落在图谱上,他赶紧把图谱抱在怀里,生怕弄湿。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胡同里的街坊们还在议论老吴的事,有的担心手术危险,有的好奇西医到底能不能治好。
回到四合院,王破军正在西厢房熬药,看到他手里的解剖图谱,愣了一下:“你去医院了?还借了西医的书?”
“嗯,兵工厂的老吴得了急性阑尾炎,俺治不了,送中央医院做了手术,遇到个协和医学院的医生,借了这本图谱。” 王卫国把今天的事说了一遍,“西医的手术真快,还能用青霉素预防感染,要是用中医,老吴肯定撑不住。”
王破军放下药勺,拿起图谱翻了翻,眼里没有排斥,反而带着好奇:“这书把人体器官画得很清楚,和咱们中医说的‘五脏六腑’差不多,只是名字不一样。比如这‘阑尾’,咱们中医叫‘肠痈’,以前遇到肠痈,只能用草药泻下,很多人都救不活,没想到西医能开刀治好。”
“俺也觉得中西医能结合。” 王卫国坐在炕边,拿出纸笔,一边画中医的经络图,一边说,“比如治筋络淤堵,中医用针灸通筋络,西医用按摩放松肌肉;治急性腹痛,先用针灸缓解,再送医院手术;术后用中医的草药调理身体,再用西医的青霉素预防感染,这样既快又安全。”
王破军点点头,眼里满是赞许:“玄真派说‘不拘一格,唯效是从’,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能治好病、救好人,就是好医术。你能想到结合,比俺当年强多了,俺年轻时还排斥西医,觉得‘开刀伤元气’,现在才知道,是俺太固执了。”
第二天一早,王卫国就去医院看望老吴。老吴已经能坐起来了,看到他,笑着说:“卫国,多亏了你送俺来医院,这手术真管用,现在一点都不疼了!医生说再过几天就能出院了!”
“您好好休息,俺给您带了点熬好的小米粥,清淡,好消化。” 王卫国把粥递给老吴,又拿出一张药方,“这是俺给您开的术后调理方,用当归、黄芪、山药熬水喝,能补气血,让伤口好得更快。”
秦小凤刚好来查房,看到药方,拿起看了看:“当归补气血,黄芪增强抵抗力,山药健脾,很适合术后调理,和青霉素配合起来,效果肯定更好。” 她对老吴说,“你要是信任他,就按他的药方喝,中西医结合,恢复得会更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奋斗在激情岁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