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娘!谢谢小姑娘!” 王卫国对着他们敬了个军礼,声音有些哽咽,“俺们一定好好打仗,胜利了就回来!”
列车停靠的十分钟里,战士们收到了不少慰问品,有的揣着鸡蛋,有的抱着棉衣,有的手里拿着百姓写的慰问信。王卫国把鸡蛋小心地放进背包里,想着等晚上分给李大勇和孙二牛,又把一封写着 “战士们辛苦了” 的慰问信折好,夹在《玄真子兵要》里 —— 这是一位小学生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写着 “俺长大了也要当解放军,保家卫国”,让他想起了北平的小芳,想起了那些在战地小学里读书的孩子。
列车再次开动时,站台上的百姓们还在挥手,直到火车消失在风雪中,他们的身影还在原地。王卫国靠在车厢上,手里攥着那封慰问信,心里满是感动。他想起养父说的 “兵无民不立,民无兵不安”,此刻才更懂这句话的重量 —— 百姓们的支持,就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最坚实的后盾,是他们面对美军飞机坦克时,最强大的勇气来源。
下午的风雪越来越大,车厢里的温度也越来越低,铁皮车厢像一个冰窖,战士们不得不挤得更紧,互相用体温取暖。王卫国的空冥感知里,他 “发现” 坐在对面的一个年轻战士,手指已经冻得发紫,却还在偷偷给家里写信,笔尖都有些握不住。
“同志,你手冻僵了,先别写了。” 王卫国走过去,递给他一个热水袋(是临行前李大妈给的,里面装着热水,现在还有点温度),“先用这个暖暖手,俺教你用雪搓手,能预防冻伤。”
年轻战士感激地接过热水袋,小声说:“谢谢同志,俺想给俺娘写封信,告诉她俺到边境了,让她别担心。”
“俺帮你写!” 王卫国接过他的信纸和笔,“你说,俺写,等你手暖和了再自己签名字。”
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年轻战士眼里的泪光,知道他是想家了 —— 谁不想家呢?谁不想在暖和的家里陪着亲人,而不是在冰冷的火车上,朝着生死未卜的战场前进?可他们更知道,要是自己不去朝鲜,美军就会打到中国,家里的亲人就再也过不上安稳日子。
帮年轻战士写完信,王卫国回到自己的位置,李大勇正把一块冻硬的玉米饼掰成三块,分给两人:“快吃点,补充点体力,晚上还得熬着呢。”
王卫国接过玉米饼,咬了一口,没什么味道,却能抗饿。他想起魂穿前历史课本里的记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经常吃冻土豆、冻玉米饼,有的战士甚至因为吃了太多冻硬的食物,把牙都硌掉了。现在自己亲身体验到,才更懂那些战士的艰苦,也更坚定了 “一定要打胜仗” 的决心 —— 不能让他们的苦白受,不能让他们的牺牲没有意义。
傍晚时分,广播里传来了前线的战报:“美军已占领朝鲜平壤,正继续向北推进,逼近中朝边境鸭绿江,美军飞机多次轰炸我国东北边境村庄,造成我无辜百姓伤亡……”
车厢里瞬间安静下来,战士们的脸色都变得严肃。李大勇攥紧了手里的步枪,声音有些沙哑:“这些美军太欺负人了,居然炸咱们的老百姓!到了朝鲜,俺一定要多杀几个,为那些伤亡的乡亲报仇!”
孙二牛也点点头,眼里满是愤怒:“俺老家吉林,去年就被美军飞机炸过,房子都烧没了,俺爹就是为了救俺,被弹片划伤了腿。俺到了朝鲜,要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国人不好欺负!”
王卫国的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东北边境村庄被轰炸后的废墟:房屋倒塌,百姓流离失所,孩子们坐在断墙上哭,老人们在废墟里寻找亲人的遗物 —— 这些画面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让他握紧了手里的《玄真子兵要》,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想起养父的嘱托,想起四合院街坊们的期盼,想起那些送他们的百姓,心里的信念越来越坚定:“咱们一定要把美军赶回去,保护好咱们的国家,保护好咱们的百姓,不让他们再受欺负!”
夜幕降临,列车在黑暗中继续北上,车厢里的煤油灯被风吹得摇曳不定,战士们大多靠在车厢上睡着了,有的还在小声说着梦话,有的在梦里喊着 “娘”,有的在喊 “杀敌人”。王卫国没有睡,他靠在车厢上,翻开《玄真子兵要》,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看着养父的批注,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养父在集结地的帐篷里,正对着地图推演战术,膝盖上还敷着草药,却依旧专注,心里满是牵挂,却也透着放心 —— 养父知道,他会带着兵书,带着信念,在朝鲜战场上好好打仗,好好活着。
半夜时分,列车突然放慢了速度,广播里传来列车长的声音:“前方即将抵达辑安站(今集安),过了这站,咱们就离鸭绿江不远了!请各班班长清点人数,检查装备,准备下车集合!”
车厢里的战士们瞬间清醒过来,纷纷整理背包,检查步枪,有的还在互相帮忙系紧鞋带,有的在最后检查一遍家书和慰问品。王卫国把《玄真子兵要》和道观瓦片小心地放进背包,又检查了一遍柏叶粉和小芳绣的鞋垫,确保没有遗漏 —— 这些都是他的 “护身符”,是他在朝鲜战场上的依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奋斗在激情岁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