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正志得意满,以为得发迹之机,昔忧之失踪黄巾已归己,无后顾之忧,可展拳脚于青州。不料,手使青铜棍、留深印象之管亥复现。
此一现,曹操苦心经营之局转瞬成空。管亥所显之能,远非被夏侯惇斩杀之 “管亥” 可比,竟能独败曹仁、曹洪、夏侯惇。
曹操思曰:“此管亥与前‘管亥’绝非一人,岂有二管亥?” 双眸精光一闪,答案将出,“莫非双生兄弟?必是也!好个管亥,竟为汝所欺!”
曹操懊恼顿足,呼曰:“来人!速往东门令‘候渊’将军来!勿顾随行黄巾!”
亲兵领命而去。曹操复令:所有征召之小股黄巾皆助攻城;留泰山郡所领兵护己,调三千丹阳兵为近身最后屏障。
操之部署未竟,自西门败退之曹仁、曹洪、夏侯惇,为敌所逐,奔至南门。三人所部仅存数十骑,步卒无一生还。
俄而,管亥之影入操目中。操曰:“然,此贼也!其影吾终不敢忘。” 遂注视管亥逐夏侯惇三人,俄而一队黑甲骑兵继至,后乃黄潮涌至 —— 昔归附之黄巾诸部,见管亥至,即倒戈相向。
操此时悔甚,暗忖己过急矣。若不急于耗黄巾之力,反多加招抚,或结局不至此。
方是时,东门有兵疾驰而至。近前,操视之,乃夏侯渊引本部还。至此,操起家之班底始齐。操意携诸兄弟同去,盖其麾下仅四人可用,失一则痛惜,况渊乃其连襟乎。
操此时唯欲接应四弟,退往妫山、高山,凭险拒反水之黄巾。然操不知,其留妫山、高山之兵,亦多反矣。
城头督战之武安国,此时益发懵然。管亥已死之讯,青州传遍,安国亦知。然眼前之景,乃管亥引兵逐围城黄巾,攻城者见管亥,亦弃攻倒戈,共逐曹军 —— 此明是黄巾内哄,剧县一时无主。然安国不敢懈怠,恐二军战后,胜者复攻城,剧县终难守。
安国城头沉思之际,管亥已引骑兵突入操阵。甲骑具装,堪称冷兵之 “坦克”,凭坚甲迅势,操阵未及阻,即被破一隙。后继黄巾如洪水,顺隙涌入,旋即冲垮诸障。
黄巾本是乌合,顺风则如猛虎,遇逆则志立溃。
操见己苦心经营,方在青州得势,管亥一至,转瞬尽毁,心中极不甘。然其为枭雄,神智尚清,知此时不可困于败局,否则必致无可挽回之失,乃至一败涂地。
操即令三千丹阳兵前出阻敌,接应四弟,欲趁机退归青州老巢。
惜乎,操或低估管亥骑兵之能,或高估丹阳兵之勇。三千丹阳兵遇管亥骑兵,未能遏其势。更兼曹氏、夏侯氏兄弟为敌所逐,方过兵阵,管亥骑兵亦至。丹阳兵阵未及合,管亥已先入,继之程普、韩当引骑而至,丹阳兵阵自破后竟不能复合。再加倒戈黄巾已数万,众寡悬殊之下,三千丹阳兵失阵,旋为黄潮所没。
操见四弟方归,三千丹阳兵即溃,只得拨马遁逃,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紧随其后。除亲兵数十骑外,操之步卒,非降即死。
操念来时十万之众,顷刻仅余不足百骑,懊恼不已。两年隐忍发展,方得大好局面,转瞬荡然无存。操虽不甘,然此时非感慨之时。
操此时尚无绝影、爪黄飞电二宝马,只得力催战马狂奔。然管亥如附骨之疽,紧随其后,令众人无喘息之机。
曹仁、曹洪、夏侯惇已与管亥战半日,此时力竭,唯夏侯渊体力尚足。见管亥追近,渊拨马迎上,挥刀劈向管亥。
管亥正追得急,欲及操之后队,忽遇夏侯渊来战。亥无心与渊纠缠,眼中唯曹操、夏侯惇二人。
见渊刀至,管亥奋力以青铜棍格之。“当啷” 一声巨响,渊虎口发麻,刀几脱手。管亥不稍停,仍前追。
渊见状,岂容管亥近曹操、夏侯惇,复拨马追之。然转瞬之间,渊陷前后夹击之境,后有程普、韩当,前有管亥。唯管亥眼中无渊,只顾追夏侯惇、曹操。
然追出十余里后,管亥胯下战马速渐缓。夏侯渊先未与管亥力战,此时马力尚足,未几便追及管亥,挥刀劈向其脑后。
管亥闻脑后风势不善,料是夏侯渊偷袭,急施 “犀牛望月” 之技,回身架开渊刀。此隙,渊趁势超马,复阻管亥去路。亥无奈,只得先敌渊。
夏侯渊单骑,欲挡管亥所领骑兵,实不可为。故其边战边退,以缓亥追击之速。
见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愈逃愈远,已难追及,管亥乃迁怒于渊,遂停马与渊力战。程普、韩当见亥止追,亦入战团,三人共敌渊。
夏侯渊咬牙与管亥、程普、韩当战未十合,即被亥一棍捅中腰眼,坠马而下。
旋有数骑下马,缚渊如粽,置于其马之上。
此时,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四人已遁无形迹。管亥知再追无益,乃携渊悻悻而返。
归至剧县城外,见戏志才正督徐和、司马俱等倒戈黄巾将校,清理战场,重立营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谋杀三国精编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