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至兴奋处,曹仁忽觉不妥:“不对!吾辈私军,无地盘驻扎,莫非学曹孟德为反贼?或占山为王?如此便需掘更多古墓充军饷,否则何以养兵?”
牛刚见曹仁越想越偏,陷入死循环,以其才智难解,遂先设法拉回其思绪:“老板!军队之事,可暂后置,不寻古墓、不得珍宝,您亦无钱组军。若日后真有军队,再投地方太守、刺史之流,届时岂非您说了算?”
曹仁闻此,恍如醍醐灌顶:“对!吾怎未思及此?若有私军,凭吾曹仁之才,投一明主,何愁无建功之机!走!寻利苍之墓去!”
言罢,曹仁从地上跃起,满是干劲,一把拉起蹲地之郑强、牛刚,径直前行。
威海距刘公岛仅七八里海路,乃天然良港。然汉末之威海,几为不毛之地,属东莱郡东牟县所辖长贵亭。后世尝出土东汉长贵亭侯龟钮铜印,证东汉时此地名长贵亭。
《说文》释 “亭” 曰:“人所安定也”;《释名》又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缘此义,故以 “亭” 名聚居之地。秦制,十里为一亭,乃最小行政区域。汉高祖刘邦,即自亭长崛起,终登九五之尊。
时之长贵亭,因黄巾扰掠,仅余数十人,距海四五里。登附近小山,可尽览全港湾。李虺离刘公岛后,择此地登陆青州,设中转基地,盖因人烟稀少,又属黄巾辖境,百姓聚居于此,不遭官府干预。
且此番航行,周泰尽知水路、海况,往返便捷;加之港湾足容二十大船,故此地成不二转运之所。
甫一登岸,宋神臂即遣人遍告青州黄巾大小首领,令来拜见李虺(此乃黄巾真正幕后主使);戏志才亦遣人召程普、韩当二将。
待众人之际,全军忙于从船搬物资上岸,以成坛 “云中仙” 及管承藏宝洞所获宝藏之一部为主。
既宋神臂已知管承藏宝之事,李虺必分与青州黄巾诸帅一部,否则宋神臂必告他人,致其主公形象受损。故李虺虽留大头(毕竟灭管承海贼辛劳,不可白忙),仍分财物与青州未谋面之属;另私赠宋神臂一份,一为深结其心,二为借其镇服青州黄巾。
然仅恃宋神臂,尚不足也。管亥虽为冒牌,然乃前黄巾渠帅管戌亲弟,且貌若管戌,故必令其坐镇青州,所领兵马亦留半数,为主要战力。
至若从管承处所得粮食,则一粒不与青州黄巾,归豫章时,船载百姓,沿途需耗多粮;虽自豫章出发时已备百姓口粮,然乱世之中,粮食多多益善,岂会嫌多?
在长贵亭待五日,青州黄巾大小首领纷至,亦有数千先期抵达、待登船赴豫章之百姓。幸长贵亭几近废弃,暂可安置。
李虺见百姓面有菜色,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心若堵物,竟难呼吸。虽知此乃黄巾之过,然今已为己属,不便发作,遂令周泰勿惜粮食,先令百姓饱腹,唯不可纵其猛吃,恐次日尽成尸骸。
安顿百姓后,李虺欲与新属熟络,戏志才已在临时大帐备宴。酒乃现成,即从管承处缴获者,虽大半为水,然小半为真酒,取大缸倒坛中即可;菜则易办,所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滨之地,办海鲜盛宴不难:鱼、虾、蟹、诸般贝类及海带海藻,新鲜食材简烹,便得地道海味,配 “云中仙” 之烈,实为当世难得佳肴。
宴上,李虺为与黄巾首领相融,故作 “豪气”,口出秽语,频与诸首领举杯,间询其兵马、所辖百姓之数。诸首领多出身草莽,喜李虺此态(与朝廷高官迥异),竟误认其亦为黄巾渠帅。
酒酣之际,李虺将后世猜拳之戏传至汉末,然黄巾一时难掌要领,娱乐性大减。遂改授最简之 “石头、剪刀、布”—— 此戏李虺麾下皆会,与管亥、周泰等演示后,诸首领渐入佳境,相互切磋。
终局自不待言:赴宴者多醉至酩酊,天未黑即酣睡。
次日正午,李虺正式升帐聚将,与新属议军事,问宋神臂:“宋将军,今汝所辖何地?”
宋神臂见李虺首问己,知主公重己,急起身行礼:“主公,末将所辖在东莱郡,黄县以南、牟平以西之地皆属末将,阳丘山乃末将栖身之所。”
李虺点头:“曹贼寇青州,管将军与军师来此逐之,宋将军功大。自今日起,前青州渠帅管戌所辖齐国、北海国之地,尽归宋将军;今汝所辖东莱之地,另交他人接管。”
众黄巾闻宋神臂将得齐国、北海国(青州最富之地),皆知主公甚重宋神臂。宋神臂亦明李虺意,令己挟制青州诸黄巾,亦为肯定己功,遂谢曰:“谢主公!末将定不负厚望。”
李虺复曰:“宋将军,往齐国、北海国后,汝所辖百姓,今随我归豫章,如此行军亦便。” 盖宋神臂既得好处,李虺亦提条件:既予兵马地盘,宋神臂当为表率,速交百姓。
宋神臂稍犹豫,然念李虺杀伐果断、不亏己,管承下场乃前车之鉴,不禁一颤,急应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谋杀三国精编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