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众诸侯陆续至酸枣,各安营寨,连营二百余里,共议进兵之策。
河内太守王匡进言:“我等奉大义会盟,当立盟主统摄诸军,令行禁止,方可进兵。” 众诸侯皆然其说。
山阳太守袁遗,乃袁绍、袁术堂兄,起身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为汉相之后,宜为盟主。”
袁绍闻言,再三推辞。诸侯之中,除袁术、韩馥、刘岱外,余皆附和:“非本初不可为盟主!” 袁绍推辞不过,遂应允。
实则袁术素轻袁绍庶出,觊觎盟主之位;韩馥身为袁绍上司,恐其声望过盛危及自身;刘岱为兖州刺史、皇室宗亲,自恃身份贵重,不甘屈居人下。讨董联盟初立,已暗藏裂隙。
次日,酸枣城外筑三层高台,竖五方旗帜,列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迎袁绍登坛。
袁绍整衣佩剑,登坛焚香叩拜,取盟书朗声诵读:“汉室不幸,皇纲失坠。贼臣董卓,乘隙作乱,祸及至尊,虐害百姓。绍等恐社稷倾覆,纠合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尽臣节,誓无二志。若有背盟,必遭天诛,绝其苗裔。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所共鉴!”
读毕,众诸侯皆慷慨流涕,遂歃血为盟,以牲血涂口,誓守盟约。
盟礼既毕,诸侯下坛入帐,推袁绍居中而坐,余者依爵位年齿分列两侧。
酒过数巡,陈留太守张邈曰:“今立盟主,当听其调遣,共扶汉室,勿论强弱尊卑。”
袁绍按案道:“绍不才,蒙公等推为盟主,必当赏功罚罪。国法军纪,谁敢违犯!” 众诸侯齐声道:“惟盟主之命是从!”
袁绍遂传令:“吾弟袁术总督粮草,供应诸营,不得有缺。另择一人为先锋,直抵虎牢关挑战;余者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长沙太守孙坚起身请命:“孙坚愿为先锋,直捣虎牢关!”
袁绍大喜:“文台勇烈,堪当此任!” 孙坚得令,即刻引本部兵马奔虎牢关而去。
虎牢关属成皋县,唐后改称汜水关,又名武牢关、成皋关,相传周穆王曾圈养猛虎于此,故名 “虎牢”。其地南接嵩岳,北临黄河,山岭纵横,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险。
关守将闻诸侯来攻,急遣人往雒阳丞相府告急。
时董卓专权,日以宴饮为乐。近日军中得一猛将华雄,关西人氏,黄巾之乱时投军,由伍长累迁至军司马。此前渡河追张让、斩闵贡、寻得二帝,为董卓所识;因其形貌雄壮,类董卓当年,授校尉之职。后军中较技,连败李傕、郭汜,得吕布称誉,加骁骑校尉。
李儒得告急文书,急禀董卓。董卓大惊,召众将议事。
吕布新得封侯,意气风发,欲领兵建功,挺身曰:“义父勿忧!关外诸侯,如草芥耳!布愿率本部兵马,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董卓对吕布实乃又爱又防:爱其骁勇绝伦,然虑其因赤兔马杀丁原归降,恐为他人所诱反噬。本欲拆分丁原旧部,然张辽、高顺等皆唯吕布马首是瞻,二人又善治军,不得已仍令吕布统辖。平日仅留吕布为亲卫,鲜令其单独统兵。
关东诸侯数十万大军压境虎牢关,董卓虽忌惮吕布,然此时用人之际,不得不倚重,强笑道:“咱家有奉先,可高枕无忧矣!” 言罢,暗忖给吕布兵马之数。
帐下忽有一人挺身而出,高声道:“杀鸡焉用牛刀!不劳吕将军,某斩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 董卓视之,乃骁骑校尉华雄,身长九尺,虎背熊腰,豹头猿臂。董卓大喜,遂命华雄率马步军五万,以李肃为参军,胡轸、赵岑为副将,星夜驰援虎牢关。
济北相鲍信本欲争先锋,见孙坚先请命,恐其夺功,暗遣弟鲍韬引三千兵马抄小路袭虎牢关。鲍韬至关下骂阵,华雄引五百铁骑出关,直冲其阵,大喝:“贼将休走!” 鲍韬欲退,被华雄刀劈马下,部众多被生擒。
华雄献鲍韬首级报捷,董卓擢其为虎牢关都督,总领关务。
孙坚引兵至虎牢关,闻鲍韬败亡,大笑:“不自量力之徒,敢争先锋,死不足惜!” 遂命黄盖、孙策、孙贲关前骂阵。华雄副将胡轸引五千兵迎战,孙策挺矛直取胡轸。胡轸轻其年少,斗不数合,被孙策刺中咽喉而死。孙坚挥军掩杀至关下,因箭石密集难攻,引兵退屯汜水河畔,遣人向袁绍报捷、向袁术催粮。
袁术得催粮信,暗思:“孙坚若破雒阳诛董卓,功无可及,乃除狼得虎。今断其粮草,军必溃散,待诸侯破关,功劳共分,不令其独占。” 彼时孙坚已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夺其兵粮,兵马达数万,助袁术控南阳,然袁术仍决意不发粮草。
孙坚候粮数日不至,正欲再催,帐角忽有稚声曰:“无粮正可斩华雄!” 众人视之,乃周瑜。孙策急问:“我军无粮军心乱,何以斩敌?”
周瑜头戴绩巾,腰佩宝剑,手持竹简,笑答:“关中有细作窥伺,我军断粮必为所知。华雄若来劫寨,可于营中积柴草,以火攻之;纵其逃脱,于归关要道设伏,必能斩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谋杀三国精编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谋杀三国精编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