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上,秋风肃杀。
暮色正在吞噬白昼最后的余光,将浑浊的河水染成一种沉重的铅灰色。
岸边的芦苇荡里,一个身影如同鬼魅,无声无息地拨开苇丛。
他是一名曹军斥候,百战余生的精锐,一双眼睛如同鹰隼,在昏暗中搜索着任何可疑的痕迹。
突然,他停下了脚步。
空气中,有一丝不属于草木的腥气。
他缓缓蹲下身,手指捻起一撮湿润的泥土,放在鼻尖轻嗅。
是血。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整个人瞬间绷紧,如同一张拉满的弓。
就在他起身的刹那,身后一道水影破空而出!
没有风声,没有呼喊。
那曹军斥候的反应快到极致,身体猛地向一侧扭转,腰间的环首刀已经出鞘半寸。
但还是晚了。
一柄造型奇特的短刃,已经从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精准地切开了他的喉管。
“呃……”
他喉咙里发出一声漏气的闷响,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他至死都没看清,敌人是如何出现在他身后的。
一个同样穿着水靠,脸上涂满泥浆的身影从他身后显现,正是赤曦军“蜂巢”的探子。他面无表情地扶住正在倒下的尸体,缓缓将其放入水中,避免发出任何声响。
短刃在河水中一荡,洗去血迹,重新收回腰间。
探子抬起头,望向河对岸那片连绵的灯火,眼神冰冷如铁。
这样的无声搏杀,在这片广袤的芦苇荡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缩影。
鲜血,无声无息地染红了浑黄的河水。
大战前的死寂,早已被无数次这样的交锋,彻底打破。
……
黄河北岸。
与南岸的压抑死寂不同,赤曦军的大营中,正回荡着嘹亮的歌声。
那歌声雄浑、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唱的却是最简单直白的道理。
“一杆枪,保卫咱的田;一身甲,护住咱的家!”
“委员长,指引方向明;打倒那,吃人的世家!”
数万名士兵在各自的营区内,一边擦拭着兵器,一边跟着营里的教导官放声高歌。他们的脸上没有对战争的恐惧,反而洋溢着一种昂扬的斗志。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年前还是食不果腹的流民,是跪在地上任人欺凌的佃户。
而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地,他们的妻儿能吃饱穿暖,他们的孩子甚至能进学堂读书。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为何而战。
营地外围的胸墙上,巡逻的士兵们步伐整齐,眼神坚定。他们看着南方那片黑暗的大地,手中的长枪握得更紧了。
那里,是旧世界的最后壁垒。
那里,有他们必须战胜的敌人。
……
黄河南岸。
曹军的营盘,如同一头匍匐在黑暗中的洪荒巨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近百里连营,壁垒森严,箭楼林立,无数面黑底金字的将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里没有歌声,只有甲叶碰撞的铿锵声,以及士官们冷酷的口令声。
巡逻的虎豹骑甲士,人马俱铠,沉默地从一排排营帐间穿行而过,冰冷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角落。
三十万大军汇聚于此,那股由百战精锐汇聚而成的铁血煞气,几乎让空气都变得粘稠。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巨大的沙盘占据了帐篷的中心,将整个中原的地形地貌,都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
曹操一身常服,双手按在沙盘边缘,目光死死地盯着北岸那片代表着李峥主力所在的区域。
他的眉头,紧紧地锁着。
“主公。”
郭嘉的声音从一旁传来,他指着沙盘上冀州和徐州的位置,声音虽然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帐内每一个人的耳中。
“李峥占据冀徐二州,民心归附,钱粮可自给自足。其后勤之稳固,远非昔日袁绍可比。”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我军虽精锐冠绝天下,但三十万大军每日人吃马嚼,消耗巨大。若战事拖延,我军的粮草,撑不过三个月。”
帐内一片死寂。
夏侯惇、曹仁等大将的脸上,都露出了沉思之色。
他们不怕打仗,哪怕是硬碰硬的血战。但他们最怕的,就是被活活拖垮。
曹操缓缓点头,深邃的目光中,战意却丝毫不减。
“奉孝所言,正是我所虑。”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所以,此战,绝不可拖延!”
“必须速战速决,一战定乾坤!”
他的手指,重重地敲在沙盘上官渡的位置,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如何才能打破李峥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后勤优势?」
这个问题,如同巨石,压在曹操的心头。
……
与此同时。
北岸的一处高坡上,李峥正举着一个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对岸曹军的布防。
冰冷的秋风吹得他黑色的大氅猎猎作响,他的表情却平静如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