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原大汉皇宫偏殿,现中华临时共和政府政务院。
深秋的寒意尚未完全侵入这座庞大的政治中枢,但殿内的空气却燥热得令人窒息。数十名参谋、书记员在成堆的文件山中穿梭,算盘的噼啪声、炭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低沉急促的交谈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日夜不休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这也是加急,那是特急,后勤部还要调拨三千吨水泥去淮河防线,他们以为水泥是地里长出来的吗?”
陈默将一份批复好的公文重重拍在桌案上,揉了揉酸胀的眉心。作为政务院的大管家,他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合眼了。南方的战事像是一个无底洞,吞噬着共和国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工业产能。
“委员长呢?”陈默端起早已凉透的浓茶灌了一口,声音沙哑地问道。
“在地图室,盯着长江防线看了一宿了。”身旁的秘书小心翼翼地回答,“早饭也没吃。”
陈默叹了口气,正欲起身,大殿厚重的红木门突然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撞开。
“砰!”
巨响让整个嘈杂的大厅瞬间陷入了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惊愕地投向门口。
一名背插三色令旗、满身尘土与汗渍的信使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他显然是跑死了几匹马,两条腿都在剧烈打摆子,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喜色。
他高高举起手中那封封着火漆的信筒,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嘶吼出声:
“江夏大捷——!”
“孙策死!孙权退!周军长率部反击,大破黄祖!江夏解围——!”
这一嗓子,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冰水。
短暂的窒息后,轰的一声,政务院炸开了。
“赢了!守住了!”
“天佑中华!天佑共和!”
“快!快把消息通报全城!”
原本压抑到极致的情绪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平日里那些严肃刻板的参谋们此刻竟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有人甚至将手中的文件抛向空中,漫天飞舞的纸张如同白色的雪花。
陈默的手猛地一抖,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掉在桌上,茶水泼湿了衣袖,但他浑然不觉。他几步冲到信使面前,一把夺过信筒,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撕开火漆。
一目十行。
“好!好一个周铁山!好一个江夏大捷!”
陈默猛地一拍大腿,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他转身抓起战报,大步流星地冲向里间的地图室,边跑边喊:“委员长!大喜!天大的喜事!”
地图室内,光线昏暗,只有巨大的沙盘上方悬挂着几盏煤气灯。
李峥背着手,静静地伫立在沙盘前。灯光打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投下一片深沉的阴影。听到身后的欢呼声,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头,依然盯着沙盘上那犬牙交错的红蓝旗帜。
“委员长!”陈默冲到他身后,将战报递了过去,声音颤抖,“周铁山来报,孙策遇刺身亡,孙权连夜撤军,黄祖溃败!江夏……我们守住了!”
李峥缓缓转过身,接过战报。
他的动作很慢,很稳,与陈默的急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展开信纸,周铁山那粗犷潦草的字迹映入眼帘。李峥逐字逐句地看着,从孙权的撤退,到反击的细节,再到最后的隐忧分析。
陈默在一旁兴奋地说道:“这下好了!孙策一死,江东必然内乱,南方联盟坚固的一角塌了!我们可以腾出手来,集中精力对付北面的曹操和那些墙头草。委员长,这是天助我也啊!”
外面的欢呼声透过门缝传了进来,整个政务院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然而,李峥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
他看完了战报,将其轻轻放在沙盘边缘,然后抬起头,那双深邃的眸子平静地注视着陈默,问了一句极不合时宜的话:
“老陈,你觉得,我们是该庆祝,还是该哭?”
陈默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愣愣地看着李峥,似乎没听懂这句话的意思:“委员长,这……这是大捷啊。孙策死了,难道不是好事吗?”
“好事?”
李峥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转过身,伸手从沙盘上拔起那面代表“孙策”的金色旗帜。
“对于江夏的几千守军来说,是好事,他们活下来了。”
李峥的手指摩挲着旗杆,声音低沉:“但对于整个共和国的战略来说,这可能是最坏的消息。”
陈默眉头紧锁:“我不明白。孙策号称小霸王,侵略性极强,他活着,时刻威胁我们的侧翼。如今他死了,换了个年少的孙权,江东势必收缩,这难道不是减轻了我们的压力?”
“你只看到了第一层。”
李峥将手中的金色旗帜随手扔进一旁的废纸篓里,发出一声轻响。
他拿起教鞭,重重地点在沙盘正中央——那个代表着曹操势力的蓝色区域。
“以前的南方,是三足鼎立。我们、曹操、孙策。孙策虽然和我们敌对,但他更是一头喂不熟的猛虎。他野心勃勃,时刻想着北上争霸,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悬在曹操后脑勺上的一把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