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路引,只要不进城便无碍,而且大明以孝治天下,关卡不会为难他。
天麻麻亮,客栈便替他雇好车船,两匹马掌柜的要了,出价二十两银子。
那个贱妇萧美娘就住在镇上,黄智峰一刻也不敢耽搁,眼皮子用生姜擦得红肿,栖栖遑遑扶棺去了渡口。
有尸棺作掩护,逢关过卡不难,不过还有个大隐患,千里北上,他身单力薄,半路被人卖了都没处哭去。
黄智峰皱皱眉头,拜托船伙进城帮他寻人,把地址说了,又赏了一钱银子,叮嘱道:
“就说老十八找他合伙做生意,本钱足够,来不来随他。”
他是黄台仰第十八个义子,门内人自然知道,他要找的是旧日一个老手下。
杨芳这厮在江阴被人踢爆蛋蛋,还是他大发慈悲,靠着马师伯教的手艺动手救治。
开年听说这厮没死,因为变成木有小鸡的废物,他几乎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手下。
事急从权,当初也算是救这厮一命,他担心杨芳反水卖了他,借口采买,上岸躲了起来。
候了大约一炷香时间,就见杨芳跟着船伙来到船上,他观察片刻,没察觉异常,买些吃食酒水提着回船。
杨芳瘦了,也白了,眼窝深陷,颧骨突出,昔日那个七尺黑肥大汉,竟瘦得皮包骨,不过络腮大胡子尚在,依稀还有些金牌打手滴风采。
黄智峰暗暗点头,有这副骨架子,补一补还是条好汉,一手示意船家开船,一手拉住惶恐不安的杨芳钻进舱,不给这厮临阵退缩的余地。
一番推心置腹,许以钱途,处在人生低谷的杨芳渐渐回复精神头,唏嘘不已说:
“城里四处捉拿乞丐,我亲眼见到二杆头他们被穿了琵琶骨押去衙门,太惨了,没说的,杨某愿随小公子去北边,水里火里,在所不辞!”
黄智峰顾不上询问义兄们如何的惨,握住杨芳瘦骨嶙峋的大手,动情表白道: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从今往后,杨大哥你就是我黄智峰的手足,同富贵!共患难!如违此誓,天打五雷轰!”
“公子,我······”
“杨大哥,师父临终赐名,以后我就是李自馨,过去一切休提,大哥在上,请受我一拜!”
“这,好、好!李兄弟,啥也别说了,我懂!”
二人在棺材前干了血酒,义结金兰,一个叫大哥,一个呼二弟,相视而笑。
黄智峰陪着杨芳唠嗑,累到嘴角起白沫,觉得差不多了,拍拍杨芳肩膀,一起去舱口透气。
浪奔浪流,江水滔滔不休,黄智峰仰天长出一口郁气,心中有百千浪起伏。
他原也姓黄,祖上是交趾人,被万恶的大明南征军捉来金陵修宫殿,以贱籍落户应天。
父母早亡,他尝尽苦中苦,加入丐帮后,因为忠心耿耿会来事,被黄台仰赏识,认作义子,赐名智峰。
他心智高于常人,不甘卑贱,设法去了贱籍进学,自名连登,立志科举,誓要金榜题名,成为人上人。
然而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眨眼间一切尽失,昨晚在曲馆得知白莲教秘辛,他打算搏一搏!
二师伯在北边闹得红红火火,借着扶棺投靠,又有圣莲令做底牌,他有信心重拾富贵。
而且他坚信,此一去,便是虎入深山,龙归大海,特么再苦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
黄智峰深吸气,挺直腰杆,转头看一眼舱内黑棺,心里平添几分把握。
果然,死了的师父,才是好师父!
船到镇江,大江南岸是丹徒,北岸是瓜洲,黄智峰之前在宝积寺差点被捉,心中颇有余悸。
不过走漕河北上,瓜洲渡是必经之路,船靠北岸,船伙过来道:
“这几日潮起便开闸,倒是不用久等,不过进了运河北上,米粮价贵,本地集市物廉价美,在此采买最好,公子若是不放心,可以一起去。”
“家叔灵柩在此,我不便离开,烦请小哥替我去书铺问问,若有时文刊印,顺便买一本。”
黄智峰取些碎银给船伙,即便船伙贪污他也认了,杨芳待在身边才安心。
天将近午,船家向附近渔船买尾大鱼,宰洗了在梢头生火做饭。
黄智峰坐在舱窗边与杨芳聊天,左岸就是鱼市,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忽听得鱼市上一阵喧哗叫嚷,有好事者大叫:
“快快,那边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只见人群之中腾出一片场地,七八个汉子围着一个人拳打脚踢,打人与被打者尽皆赤足短衣,看情形是鱼贩子之间闹嫌隙,市井日常而已。
采买的船伙带个推车伙计回来,账目结清,杨芳喝令船家撑船,远离是非之地。
鱼市纷争黄智峰看得一清二楚,为首那个壮汉他和杨芳都认得,铁蛟帮五当家仇破天。
铁蛟帮是扬州地头蛇,把持本地江河码头渔市,盘剥渔民和船户,与丐帮往来密切。
不过这些已经成为过往,黄智峰挽起衣袖,接过杨芳端来的饭食,边吃饭边翻看时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