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老实点,宝琴的肚子绝不能大!”
“是是是,姐,我保证这一辈子就咱们三个人,额、那个,你别生气,南下前奶奶逼我娶家里一个大丫环,还有、嗳,别走啊,听我说呀!”
张昊起身去拉,被幺娘甩开,郁闷得坐进斑竹圈椅里,一头牛能耕几亩田,谁心里没个逼数,他并无三妻四妾之念,都是被逼无奈嘛。
宝琴亲自给老唐送去粥菜,又把张昊从书斋里拽去堂屋吃饭,拿起筷子便发觉气氛不对。
幺娘板着脸吃饭,好像谁欠她银子似的,张昊脸色也是不自然,嗯哼,闹别扭就对了!
她窃喜不已,胃口大开,给他夹菜。
“官人,尝尝我炒的羊肉怎么样,涮了一下,用姜蒜爆炒的。”
“哪来的羊?”
“龙眼都韩秀才派人送的,不是唐巡抚来了么,可惜梅医学说他不能吃,正好便宜你。“
张昊无语,羊是他南下时候辛苦带来的,还说大力推广海水鸭、山坡羊呢。
三下五去二吃过饭,端着火盆给唐老师送温暖。
“宝珠,梅医学来过没?”
张昊把火盆递给唐牛,大声询问坐在小炉旁煎药的女孩。
宝珠感觉少爷语气和平时不大一样,见他挤巴眼,心里顿时有数。
“回老爷,梅先生方才走,交代奴婢这副药要饭后吃,留下徒弟在这边守着,吃过饭还要来,荼蘼等下会来替我。”
“嗯,仔细些!”
张昊进屋见小桌上粥菜几乎没动,点心水果俱全,宝琴做的很不错,妥妥的贤内助呀,坐去床边,伸手给老唐号脉,试探道:
“老师莫非有心事?越是有病越要吃饭,不然如何得好?”
老唐示意唐牛出去,歪头望着他说:
“香山邑本是孤屿,土旷民稀,国初不足一万户人家,自永乐后,寇乱不止,嘉靖以来更甚,人口必定锐减,令我惊奇的是,沿途港口人山人海,好生兴旺,你真是令我刮目相看。”
张昊肃容道:
“老师慧眼如炬,学生是这样想的,沿海岛屿和海民好比是林子,倭盗是鸟,我把林子砍了,鸟就存不住身,百姓吃饱穿暖有奔头,自然奉公守法,谁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跟倭寇混?“
老唐嗟叹:
“可惜沿海官员有你这般想法的不多,不是庸碌无能,就是贪图安逸,畏倭如虎,毫无斗志。”
张昊又道:
“尤其胡建缺粮,全靠南北贩运,海路被禁,米粮价贵,百姓没活路,只会孳生祸乱,倭患根结摆在眼前,上面却视而不见,邸报上说老师巡抚凤阳,圣眷在身,为何不告诉皇上?”
老唐苦笑一声,闭目摇头不语。
他早有奏请重启市泊司之意,题本也写好了,然则开海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迟迟不敢上奏。
倭患根源,朝堂上下其实很清楚,很多人甚至巴不得开海,可是没人去当这个出头鸟。
室内烛火一阵摇晃,幺娘带着凉气转过屏风,瞟一眼半躺的糟老头子,对张昊道:
“刘骁勇来了。”
说完就走,唐牛连忙退开,这个轩昂阔步的女人扫他一眼,让他生出胆怯之感,真是邪门。
老唐皱着眉头,疑惑的盯着屏风,又看向张昊,一个疑团在他心里来回盘旋。
这小子不就是通州案发之前走的么?
这个女人的身高、体形,与四行仓罪奴供述的人犯身高体形完全吻合。
纵火行凶者莫非就是她!?
“这位姑娘是?”
“学生内子,吃饭时候和我闹了别扭,目无尊长,殊为可恶,我会教训她的,老师千万莫怪。”
张昊起身打拱赔礼。
老唐缓缓道:
“我想起来了,当日在通州,老夫好像见过你俩在一起,怪道有些面熟。”
“学生和内子那天······”
张昊忽然住口愣神,他在通州时候确实见过老唐,可是对方根本就没看见他和幺娘。
老狐狸在诈我,幺娘肯定在通州露了马脚,胖虎一点都没说错,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等他醒悟过来已经晚了,老狐狸正盯着他,眼中还带着一丝得意的狡黠。
没有证据,你奈我何!
他装作回忆的模样,摇摇头说:
“当日百姓死伤甚多,学生只顾救人,与老师缘吝一面。”
老唐笑道:
“宝琴这孩子乖巧贤惠,你是个有福气的,我家鹤征虚长你几岁,比你差太远,对了,我借你的那队坊丁,现在金台戚参将处,听教习刁金斗说,东乡坊丁的作战技巧,都是令内训练出来的,巾帼不让须眉啊。”
老狐狸你有完没完,刁金斗是吧,老子记住你了,不知道戚英雄见了我的鸳鸯阵,会是啥表情,呵呵,我是原创,没毛病!
“老师你就不要夸她了,凭白长女人志气,灭男儿威风。”
老唐呵呵而笑,忽然愣了一下,听到肚子里咕噜噜作响,有饥肠辘辘之感。
“我怎么觉着有些饿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