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是自古以来的真理。
前隋的百万大军,不是败在战力上,而是活活饿死、冻死在了辽东那片苦寒之地。
李世民脸上的豪情也收敛了几分,目光再次投向叶凡,带着一丝凝重。
这确实是最大的难题。
整个大殿,瞬间又安静了下来。
“萧大人问得好。”
叶凡从容地对着萧瑀拱了拱手。
“这的确是远征之战最大的难题。”
他话锋一转,声音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
“不过,萧大人,您觉得,我大唐如今的运输,还和前隋一样吗?”
不等萧瑀回答,叶凡便从袖中再次取出一卷文书。
这已经是今天他拿出的第四卷了。
“来人,展开。”
太监上前,将图展开。
众人凑近一看,却发现这并非舆图,而是一张描绘着海岸线与航路的……海图?
“这是……”
李世民也好奇地凑了过去。
叶凡指着图上的线条,声音清朗。
“萧大人只知陆路难行,却忘了,我大唐还有水师。”
他看向队列中的程咬金和尉迟恭。
“我大唐水师,现有战船三百艘,运兵船五百艘。此战,南部军区五万水师将士将不会走陆路。”
叶凡的手指在海图上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从登州港口,直指辽东半岛南端的一个点。
“他们将自登州港口出发,携带足够三个月之用的粮草辎重。
半个月内,便可抵达高句丽卑沙城外海,建立我军前进基地与补给港口。”
“什么?”
萧瑀愣住了。
叶凡继续道:“萧大人可知海运与陆运之别?”
他伸出一根手指。
“一艘万石大船的运力,可抵得上五百辆牛车。其运输成本,不及陆运的五分之一。损耗,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宰相房玄龄的眼睛瞬间亮了。
他一步出列,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陛下!武国公此策,乃神来之笔!
海路运输,可绕开辽东崎岖山路,将粮草直达前线!后勤之忧,可解一半!”
杜如晦也紧跟着点头:“不错,以海运为主,陆运为辅,如此一来,我大军便再无断粮之虞!”
萧瑀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强自辩解道:“海路风高浪急,变数太多!主力大军终究要走陆路!二十万大军的补给,岂是区区海运就能解决的?”
“说得对。”
叶凡竟然点头赞同。
“所以,陆路的问题,小子也一并解决了。”
他又看向李世民:“陛下,臣有一事,一直未曾禀报。”
“何事?”
“三个月前,臣已调动中部军区五万民夫,开始自幽州,向营州方向修筑一条道路。”
程咬金瞪着牛眼,不解地嚷嚷:“修路?守拙,那辽东的破路,一下雨就是一脚泥,修了有啥用?难不成你还能把它铺上金子?”
“金子倒不至于。”
叶凡微微一笑,“修的,是水泥路。”
“轰!”
这两个字,比“红衣大炮”带来的冲击还要巨大。
水泥这东西,在场的公卿大臣谁不知道?
长安城内外的道路,皇宫的地板,哪一样不是这东西铺就的?
平坦、坚硬、不积水、不生尘。
可……可谁能想到,叶凡竟然丧心病狂地要把这东西,铺到辽东去?!
“你……你……”
萧瑀指着叶凡,你了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脑子里一片混乱。
叶凡仿佛没有看到他的失态,继续平静地解说。
“此路全长六百里,路基宽三丈,路面平坦坚实,不惧风雨。
四马并驱的重载粮车,行驶其上,速度是寻常土路的三倍,运力可达五倍。”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萧瑀。
“敢问萧大人,有了这条水泥路,您所担心的粮草不继,还会是问题吗?”
萧瑀嘴唇哆嗦着,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
问题?
这已经不是问题了!
这简直就是把一条大动脉,直接接到了大军的心脏上!
前隋百万大军最大的噩梦——泥泞的道路,就这么被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虞世南闭上了眼睛,长叹一声,满脸的颓然。
孔颖达更是身形一晃,几乎站立不稳。
他们所依据的,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
可叶凡所做的,却是彻底颠覆了这些经验的基础!
萧瑀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他喃喃道:“纵然路途无碍……可大军每日消耗巨大,调度繁杂……稍有差池……”
“差池?”
叶凡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
他从袖中取出了今天的最后一份,也是最厚的一份文书。
“萧大人,小子不才,也曾读过几本兵书,知道后勤调度之重要。”
他将那厚厚的文书呈给李世民。
“此乃《征辽东后勤保障总纲》。”
李世民接过,快速翻阅起来。
越看,他的呼吸就越是急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