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秀收回目光,看向二牛,又扫过众人,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单,关乎工坊存续,必须接下。然,福祸相依,诸位需更加谨言慎行,精益求精,绝不可出半分差错!”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冷肃:“今日之事,以及那批箭的用途,任何人不得在外提及半字,违者,严惩不贷!”
“是!”众人心中一凛,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工坊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状态。那年轻公子果然守信,三日后,便有专人送来了沉甸甸的、成色极佳的黄金(而非粮食或铁料)作为定金,以及大量品质上乘、远超军营配给的精铁料。黄金的光芒和精铁料那沉甸甸、冷冰冰的触感,既让人心跳加速,也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黑伯带着石锤和所有工匠,几乎不眠不休地扑在了工坊里。炉火日夜不息,叮当声从清晨响到深夜。有了充足的、优质的材料,加上黑伯日益精进的技艺和严格到近乎苛刻的标准,打造出的箭矢品质确实再上一层楼,每一支都堪称艺术品与杀人利器的结合。
然而,就在工坊为这“大订单”全力以赴,气氛紧张而忙碌的当口,又一位不速之客,悄然到访。
这一次,来的不是气势汹汹的军需官,也不是骄横的贵族家奴,而是一位身着普通军官常服、腰佩长剑、面容沉毅、眼神锐利如鹰的年轻将领。他只带了两名亲兵,步行而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工坊空地的边缘,负手而立,静静地观察着工坊内热火朝天的景象。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几座经过改良、明显效率更高的地炉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后,他的视线又扫过工匠们手中正在打磨的、形制特异的箭簇,以及堆放在一旁、那些品质极佳的精铁料上。
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骚动,工坊众人大多沉浸在手头的工作中。但一直负责外围警戒的荆云,几乎在他出现的第一时间,目光就如鹰隼般锁定了他。荆云能感觉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将领,身上带着一股与钱贵之流截然不同的、内敛而危险的气息,那是真正经历过尸山血海、并且善于思考的军人才有的气质。
百里秀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位观察者。她心中微动,示意二牛不要声张,自己则整理了一下衣袍,缓步迎了上去。
“这位将军,不知莅临鄙处,有何指教?”百里秀行礼,语气平和。
那年轻将领收回打量工坊的目光,转向百里秀,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可是‘秦氏工坊’主事?某,王翦。”
王翦!
这个名字如同一声闷雷,在百里秀心中炸响。她虽深处工坊,但也从二牛打探的消息中,多次听闻过这个名字。年轻一代将领中的翘楚,以沉稳多谋、治军严明着称,深得蒙骜赏识,甚至……据说也颇得秦王看重!他怎么会来这里?
百里秀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面上却依旧维持着镇定,再次敛衽一礼:“原来是王将军。久仰大名。鄙处主事秦百夫长近日奉召入宫,未在营中。暂由小女子与几位同袍代为打理。”
王翦点了点头,似乎对秦战入宫之事并不意外。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工坊,淡淡道:“某奉命整训新军,听闻此处能打造利箭,特来一观。”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观尔等炉火布局,似与寻常不同;所用铁料,亦非军中常例。不知……师承何处?或是,另有玄机?”
他的问题,看似平常,却直指核心——技术的来源。这比钱贵那种粗暴的查问,要高明得多,也危险得多。
百里秀心念电转,知道在此人面前,虚言搪塞绝非上策。她微微垂眸,谨慎答道:“将军明鉴。工坊初立,只为求存,并无师承。一切改进,皆因秦百夫长偶得一些前人残卷,加之黑伯等匠人多年经验,反复试错所得。些许微末改动,不敢称玄机,唯求物尽其用,让箭矢更利几分,使我大秦将士少流些血而已。”
她将技术来源推给虚无缥缈的“前人残卷”和工匠经验,既解释了来源,又模糊了焦点,最后更是抬出了“为国为民”的大义。
王翦听罢,不置可否,脸上看不出信还是不信。他踱步走到一堆刚刚淬火完成、尚有余温的箭簇前,随手拿起一支,指尖感受着那金属的冰凉与坚硬,目光在那流畅的三棱血槽上停留良久。
“箭矢之利,在于破甲,在于精准,亦在于……量产。”王翦缓缓开口,像是在自语,又像是在对百里秀说,“尔等之箭,破甲已足,精准或可,然这量产之速……”他摇了摇头,“以此法,供一队一曲尚可,若供一军,难。”
百里秀心中一震。王翦一眼就看出了“秦氏工坊”目前模式最大的软肋——无法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依赖黑伯这样的顶尖匠人和精工细作,注定无法满足大军团的恐怖消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