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越离开了栎阳。
没有激烈的争辩,没有胜利的宣言,只有一种无声的、近乎苍凉的退场。他走的时候,背影在荒原的风中显得有些单薄,那身洗得发白的儒袍,仿佛也失去了往日象征着道德高地的光泽。他没有再对秦战说什么,甚至没有再看一眼那片生机勃勃的营地,和那些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流民。
他的沉默,比任何言语的批判,都更加沉重。那是一种信念被动摇后,难以言说的失落与茫然。
然而,笼罩在栎阳营地上空的阴云,并未因这位大儒的离去而立刻消散。无形的压力依旧存在,只是换了一种更加隐秘、更加无处不在的方式。
将作监对栎阳所需某些特定矿石、优质焦炭的供应,开始出现各种“合理”的延迟和短缺。一些原本表示愿意前来投奔的、有经验的工匠,也陆续托人带来口信,言辞闪烁地表示“家中有事”、“另有高就”。甚至连咸阳市集上某些原本可以采购到的物资,价格也开始出现不正常的波动。
这些,都是甘槮和他背后势力,在淳于越“道德攻势”受挫后,转而进行的、更加务实的资源封锁和人才截流。他们在用行动告诉秦战:就算你说破了天,没有资源,没有人才,你的“试点”终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秦战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没有时间去愤怒或沮丧。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内部挖潜和加速建设上。
没有优质焦炭?那就让黑伯带人试验用本地劣质煤配合土法炼焦,虽然过程麻烦,烟气呛人,但至少能保证工坊最基本的燃料供应。
没有外来工匠?那就从流民中挑选手脚麻利、头脑灵活的年轻人,由黑伯和原有的技术营骨干亲自教导,开办夜校,传授最基础的识字、算数和工匠技艺。
物资采购受限?那就让百里秀更加精细地规划,优先保障粮食和盐,其他能自己造的,绝不多花一个铜钱向外购买。
栎阳营地,像是一个被敌人围困,却依旧在顽强生长的生命体。它利用着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克服着一切能够克服的困难,以一种近乎固执的韧性,在这片荒原上扎根,伸展。
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咸阳宫中,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睛。
……
夜色深沉,咸阳宫,嬴疾的书房。
巨大的牛油蜡烛燃烧着,发出稳定而明亮的光芒,将书房内照得如同白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混合了上好松烟墨、陈年竹简以及某种名贵龙涎香的味道。嬴疾没有坐在宽大的御案后,而是站在一幅悬挂着的、比赐予秦战那幅更为宏大精细的天下舆图前。
他身着一件玄色常服,未戴冠冕,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显得有几分随意。但他的眼神,却比白日朝会时更加专注,更加锐利。
御案上,堆积着如小山般的竹简和帛书,那是来自各地郡县、各职能官署的常规奏报。但他此刻的注意力,显然不在那些按部就班的政务上。
一名身着玄色劲装、面容普通得扔进人堆就找不到的汉子,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角落的阴影里,垂手肃立。
“说。” 嬴疾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那个代表“栎阳”的、毫不起眼的标记上。
“喏。” 影子的声音低沉而毫无起伏,“栎阳营地,七日来,新增流民一百三十七口,皆为周边郡县活不下去的农户。营地以工代赈,编为垦荒、筑屋、工坊三队。新式砖瓦房已建成二十一间,工坊区冶炼炉基座已完工,预计半月后可点火试产。”
“流言之事,自淳于博士离去后,渐有平息。周边村落,已有三户人家,主动向营地换取新式犁铧,并请求指导耕种之法。洼里村示范田禾苗长势,明显优于周边。”
“资源方面,将作监对栎阳所需之青矸石、上等石炭,已拖延半月未发。营地目前依靠自采劣煤及周边零星矿脉维持。有三名原定投奔之铁匠,被将作监以‘征调’名义截留。”
影子语速平稳,将栎阳七日来的大小事务,事无巨细,一一禀报,不带任何个人情绪和评判,仿佛只是在复述一组冰冷的数据。
嬴疾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地图上栎阳的位置轻轻划着圈。
流民增加,房舍建成,工坊推进,流言消退,甚至开始有百姓主动接受“新法”……这一切,都显示着那个年轻的将作少府丞,正在那片被所有人视为不毛之地的荒原上,硬生生地开辟出一方小小的、却充满活力的天地。
而资源被卡,人才被截……这些,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旧有的利益集团,绝不会坐视一个新的、不受控制的势力轻易崛起。
“他如何应对?” 嬴疾终于开口,问了一句。
影子微微一顿,似乎是在组织语言,然后继续以那种毫无波澜的语调回答:“秦少府丞下令,工坊试验土法炼焦,并自营地流民及周边村落中,招募聪颖少年,由黑伯等人于夜间授艺,称之为‘格物夜课’。对外采买,则大幅削减非必要之物,力求自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