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此多的银钱流水,区区一天时间杨凡还是到手了九千多两。
石望谢如烟颇为惊叹,甚至扬言日后每月这般搞一次,岂不是挣老多银子了。
随之杨凡便是一盆冷水浇下,告诉他们这等杀鸡取卵的营销活动可一不可二,一次成功之后,往后必然是一次不如一次,日后还需有个稳定来钱门道。
好在此时杨凡也顾不得什么稳定门道,他有许多事情急需银子。一手拿到银子后,他便将大部分银子全都存进了唐家的钱庄,只取了足够的银子,先是将肖先生的两千两银子备好,然后将乔武能够搞来的二十副铁甲买了下来。
乔武的这批铁甲成色明显比周大焦拨下来的锁子甲好一些,至少每领都没什么锈蚀,看得出来全部都是有主的甲胄,时不时有人保养着的,的确就乔武所说,是从他自个千总部里士兵手上给挤出来的。
为此每副铁甲杨凡付出了四十两的高价,这个价格明显偏高,但乔武一再表示爱买不买,杨凡没有还价的选择,只得咬牙给了银子。
如此一来,杨凡的千总一部的甲胄数量已经有了三十副,但也和他所预想的披甲数量还是相差甚远。
于是乎石望在杨凡授意下,开始贿赂武库看守,武库是两江守备营自己的军械仓库,明朝早期和中期,每年兵部和本地军器制造局都会下拨一批武器装备,后来兵部渐渐发现京师发出去路途实在太过遥远,得不偿失。
后面便开始批一部分银子,让离京师遥远的营兵当做武备维护、打造费用,再由守备官自己在当地招募工匠自行打造,然而如此一来将领中饱私囊事情几乎无法控制。
所以在最后,各省都开始督建起地方军器局,会按照朝廷规定的样式、规格制造铁甲、武器。洪武年间,就曾下令在四川等布政司设军器局,打造军器。
到了后来,四川境内便有了四处军器局,分别是成都的四川布政司军器局,叙州府的叙南卫军器局、重庆府军器局、松潘卫军器局。
其中位于重庆的军器局在宣德十年,重庆府知府还曾上奏请求废除该机构,但朝廷未批准得以保留,以至于到了现在崇祯年间应仍在运作制造兵器。
但要说这造出来的兵器盔甲成色如何,那自然是一言难尽。如此多年过去了,兵器局里的好工匠能逃的早就逃了,剩下一部分留下来的匠户,和卫所军户差别不大。至于朝廷拨下来的银子,也早已形成了一道自己的利益分润链条。
但重庆军械局再怎么糜烂,总归也还是要生产的。两江守备营这么多年生下来,武库里的装备物件好不好不说,数量还是有一些存余。
监守武库的人有四个,两两换班制,一旦出了岔子看守是要杀头的,石望搭上的那个看守哪里敢做,饶是石望软硬兼施,光是青楼都连着请去玩了半个月,对方都不愿意松口。
最后没办法石望只能无所不用其极,用了那个下流法子。他开始带着那看守流连赌档,开始让他赢了一百多两,后面看守越输越多,直到这银子累到七百多两,眼瞧着赌场的清账日期越来越近,看守没了法子这才主动联系石望。
在付出五百两银子的代价后,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石望等人成功从武库拿到了鸟铳七十把,三眼铳六十把,另有鳞甲、锁子甲、札甲共计二十一领。
随后那个看守便人间蒸发了,从此杳无音讯。与他轮班的看守此人惊觉无人替班,才察觉到库里东西少了许多,武备库本就是一笔多年糊涂账,一查之下更是复杂,最后衙门放出通缉令,但这些事情与杨凡便没有半点关系。
杨凡将拿回来的鸟铳几经检查,发现鸟铳中有五十多把都不顶用,工艺参差不齐,有炸膛风险。仅仅有二十把左右可堪一用。好在三眼铳铳管又厚又短,不易炸膛,良品率还行,勉强可堪一用。
杨凡考虑的是精锐可以用鸟铳,至于其他的鱼腩士卒,三眼铳就是很好的选择。如此两相结合,杨凡也算是有了火铳队。
至于窃来的铁甲只有二十一副,而且能放在武备库里吃灰的肯定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大多都只有一个形状还在,内里实则铁片锈烂、皮绳断裂,根本无法直接穿戴。
杨凡只得让石望偷偷找来铁匠,谈好一副十五两的修复价格,将铁甲逐步修复打磨,经过好些日子的折腾才处理完成,手上这才终于凑够了铁甲五十一副。
只有这么点铁甲杨凡还是觉得不够,但他几乎已把两江守备营的现有铁甲了个底朝天。
如今除了他手上这些铁甲,就只有马进宝和乔武自个几个亲兵还有,但那几副铁甲是其最后的底线,人家是万万不会再卖的。
除此之外,便只剩下周大焦的家丁队,那里还有十几二十副铁甲,但杨凡用屁股想也知道,对方也是不可能让给他的。
走投无路下,杨凡又动了歪脑筋,让石望去搭上了重庆军械局里边一个工匠,对方已经穷得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但当石望提出想让对方私造铁甲时,对方依然吓得魂不附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