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平安村,天地骤然开阔,也骤然变得陌生。
官道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蜿蜒伸向远方灰蒙蒙的天际,两旁是望不到尽头的枯寂原野和披着素缟的连绵山峦。
寒风失去了村庄的遮挡,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如同无数把小刀子,从四面八方割过来,钻进人的骨头缝里。
牛天扬和小凤儿都换上了厚实的皮袄,戴着遮风的皮帽,将大半张脸都掩在毛茸茸的领子里。
牛天扬背负着简单的行囊和用布套包裹的镔铁长枪,小凤儿则紧紧握着那杆新得的乌沉木短枪,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爷爷身后。
离愁别绪被这凛冽的寒风一吹,似乎也淡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新路途的好奇与隐隐的兴奋,当然,还有行走在陌生环境里本能的警惕。
小凤儿到底是孩子心性,走了一段,最初的拘谨过后,便开始忍不住四处张望。
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大地,有一种苍凉壮阔的美。
偶尔能看到被积雪压弯了腰的枯树枝丫,或者一串不知是狐狸还是野兔留下的细小脚印,都能让他驻足看上半天。
“爷爷,我们还要走多久才能到神箭宗啊?”小凤儿呵出一口白气,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仰头问道。
“早着呢。”牛天扬目视前方,脚步沉稳,“此去数千里,需得先到幽州城,再折转向南,过黄河,穿州越府,没有两三个月,到不了。”
“数千里……”小凤儿小声重复着这个对他而言还有些模糊的距离概念,心里却对那遥远的“神箭宗”更加向往了。
牛天扬一边走,一边看似随意地指点着:“注意脚下,积雪下可能有坑洼或断枝。行走江湖,首先要学会看路。留意两旁的风吹草动,有时危险不止来自前方。”
小凤儿认真听着,学着爷爷的样子,不再只顾着看风景,也开始留意起脚下的路和周围的环境。
他发现,爷爷选择的路径往往并非最平坦的官道正中,而是时而靠左,时而靠右,总能巧妙地利用路旁的土坎、枯丛来减少风阻,并始终保持一个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位置。
走了大半日,晌午已过,腹中开始饥饿。爷孙二人在路旁一块背风的大石后坐下,就着皮囊里冰冷的清水,啃着李三媳妇连夜烙的、如今已冻得硬邦邦的肉饼。
“爷爷,那些山匪……厉害吗?”小凤儿嚼着干硬的饼,忽然想起昨夜爷爷提到的江湖风险。
牛天扬喝了口水,淡淡道:“山匪也是人,有厉害的,也有乌合之众。但无论强弱,其心皆恶。遇上了,能避则避,避不开,则需雷霆手段,不可存丝毫侥幸。”
正说着,前方道路转弯处,隐约传来了一阵嘈杂的人声、牲畜的嘶鸣,还夹杂着兵刃碰撞的铿锵之声和凄厉的惨叫!
牛天扬眼神一凝,立刻示意小凤儿噤声。
他迅速将行囊藏于石后,手持长枪,如同灵猿般悄无声息地攀上旁边一处稍高的雪坡,伏低身体,向下望去。
小凤儿也紧张地跟在后面,学着他的样子趴好,探头看去。
只见下方官道转弯处的一片空地上,一片狼藉!
一支约有二三十辆大车组成的商队,被至少五六十个手持明晃晃钢刀、衣着杂乱、面目凶狠的山匪团团围住!
商队的几十名护卫正拼死抵抗,但显然处于下风,地上已经躺倒了十几具尸体和伤者,鲜血染红了雪地,触目惊心。
商队的大车被掀翻了好几辆,货物散落一地,多是些皮货、药材和布匹。一些匪徒正在疯狂地抢夺值钱的货物,另一些则继续围攻残余的护卫。
商队的主家,一个穿着锦袍、身材微胖的中年人,正被几个忠心耿耿的伙计护在中间,脸色惨白,浑身抖得像筛糠。
一个似乎是匪首的彪形大汉,手持鬼头刀,正一刀将一个商队护卫连人带刀劈飞出去,狂笑道:“兄弟们!加把劲!男的杀光!女人和值钱的带走!”
惨叫声、哭喊声、狂笑声、兵刃撞击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副人间地狱般的景象。
小凤儿何曾见过这等血腥场面,吓得小脸发白,呼吸都急促起来,下意识地抓紧了手中的乌沉木短枪。
他看向爷爷,只见爷爷眉头紧锁,眼神冰冷,但并未立刻动作。
“爷爷……”小凤儿声音发颤,“我们……要帮忙吗?”
牛天扬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战场,迅速判断着形势。
敌众我寡,硬拼绝非上策。
他看了一眼身边紧张却又带着一丝跃跃欲试的孙儿,心中有了计较。
这是一个难得的实战机会,也是让凤儿见识何为“该杀则杀”的活教材。
“匪首凶悍,喽啰众多,不可力敌。”牛天扬低声道,“但可扰其心神,乱其阵脚,为商队制造喘息之机。”
他解下背上的硬弓,又从箭壶中抽出三支雕翎箭,递给小凤儿一支,自己搭上两支。
“凤儿,看准那个挥旗吆喝的小头目,射他持旗的手臂!记住,稳、准,莫要伤及无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弃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弃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