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潇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他收敛了笑容,正色道:“陛下明鉴。臣拒绝高位,一则是真心觉得资历尚浅,需多加磨砺;二则……臣以为,眼下有比臣个人官职更紧要之事。”
“哦?何事?”朱棣来了兴趣。
“北疆!”陈潇吐出两个字,目光锐利起来,“瓦剌、鞑靼,屡犯边境,乃我大明心腹之患。陛下励精图治,志在开疆拓土,永绝边患。然则,欲行此事,非仅有良种、丰盐即可,更需一支能征善战、所向披靡的强军!”
朱棣眼中精光暴涨,身体微微前倾:“说下去!”
“我大明将士勇武,然训练之法,战阵之术,或因循守旧,或失之繁琐。”陈潇侃侃而谈,将他早已准备好的、融合了现代军队训练理念与明代实际情况的方略,一一阐述。
“臣以为,当摒弃部分华而不实之技巧,专精于劈砍、刺击、格挡等战场实用之术。需制定统一标准,令行禁止,如臂使指。”
“可推行‘小队战术’,以五至十人为一‘旗’,训练其协同作战,互为犄角,以适应草原复杂地形之遭遇战、游击战。”
“需强化士卒体能,不止是弓马娴熟,更需长途奔袭、负重行军之耐力。可设固定科目,定期考核,优胜劣汰。”
“军纪必须严明,赏罚必须分明!有功者,虽卒伍必赏;有过者,虽将校必罚!如此方能令将士用命,如虎添翼。”
“此外,军械亦需革新。火器虽有其弊,然潜力巨大,若能改良其射程、精度与射速,辅以严谨战术,必成战场决胜之利器……”
他条理清晰,所言皆是针对当前明军训练和作战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的方法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充满了可行性与针对性。其中许多理念,如小队协同、标准化训练、体能强化、军纪至上等,在这个时代堪称石破天惊,却又让朱棣这马上皇帝一听便觉切中要害,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朱棣听得目光越来越亮,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划动着,仿佛在推演陈潇所描述的强军景象。他仿佛已经看到,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虎狼之师,横扫漠北,犁庭扫穴!
“好!好!好一个‘小队战术’,好一个‘令行禁止’!”朱棣忍不住拍案叫好,眼中充满了兴奋与野心的光芒,“陈潇,你这些想法,是从何而来?当真……匪夷所思,却又鞭辟入里!”
陈潇微微一笑,早已准备好说辞:“回陛下,此乃臣平日观军中操演,结合一些杂书所载古之兵家理念,再加以自身胡思乱想,胡乱琢磨而出。粗浅之见,恐难登大雅之堂,仅供陛下参详。”
“胡思乱想?胡乱琢磨?”朱棣哈哈大笑,“若满朝文武都能有你这般‘胡思乱想’,朕何愁北疆不靖,天下不平?!”
他站起身,走到陈潇面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灼灼:“陈潇,你所献之策,朕会仔细斟酌,择其善者推行之!你很好,非常好!这‘参赞机务’之职,朕看你当得!日后关于军制、兵备、乃至其他国策,有何想法,尽可直言!”
“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陈潇躬身,低下头,掩去眼中那计谋得逞的深邃光芒。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将一颗更重要的棋子,嵌入了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心中。北疆,将是他下一个舞台。
……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的火焰山,赤焰寨。
夜色浓重如墨,只有零星的灯火在寨中闪烁,如同沉睡巨兽偶尔睁开的眼睛。白日里的酷热散去,沙漠的夜晚寒气逼人。
一道纤细矫健的身影,如同暗夜中的狸猫,悄无声息地避开了巡夜的寨民,来到了寨子最深处,那处被列为禁地的古老祭坛之外。这里怪石嶙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气息和一种奇异的、仿佛源自地底深处的温热。
秦烈焰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深色夜行衣,将她窈窕的身姿完全融入黑暗。她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在夜色中依旧明亮的眸子,那眸子里此刻充满了决绝、紧张,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愧疚。
祭坛入口处,并无重兵把守,只有两名寨中最为忠诚可靠的老兵,抱着兵器,靠在石壁上打着盹。并非寨中松懈,而是历代以来,从未有人敢打圣物“赤阳火芝”的主意,这是烙印在每个寨民灵魂深处的禁忌。
秦烈焰屏住呼吸,利用风化的岩石阴影,如同鬼魅般贴近。她熟知这里的每一处哨位和换防规律,更清楚如何利用地形避开视线。她如同融入夜色的一部分,悄无声息地越过了那两名老兵,潜入了祭坛内部。
祭坛内部并非想象中金碧辉煌的殿宇,而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向下延伸的洞穴。越往里走,温度越高,空气中那股奇异的温热感越发明显,甚至能看到洞壁某些缝隙中,隐隐透出暗红色的光芒,仿佛有地火在下方流淌。
道路曲折,岔路众多,若非秦烈焰自幼在此长大,熟知路径,极易迷失其中。她的心跳得飞快,手心因为紧张而沁出冷汗。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在背叛寨规,背叛祖训,甚至是在背叛将她养育成人的父亲和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致诚请大家收藏:(m.20xs.org)致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