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刘希忽然也笑了,只是那笑容未达眼底,反而更添了几分阴冷。
“好,好一个‘忠心为圣上效劳’。”他拍了拍曹焱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你能这么想,咱家就放心了。去吧,好好当你的差。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属下明白!谢督主!”曹焱躬身行礼,不再停留,转身大步离开了这间令人压抑的密室。
直到走出东厂衙门,被外面喧嚣的市井气息包围,曹焱才感觉那口堵在胸口的闷气稍稍舒缓了一些。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算是彻底站在了刘希的对立面。前路凶险,但他并不后悔。他曹焱或许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至少,他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路,选择了……像辛诚那书生一样,对自己内心的“诚”。
……
火焰山,赤焰寨。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与徒劳的思索中,又过去了近两个月。沙漠从灼热的盛夏步入了依旧干燥、但早晚已带寒意的深秋。
辛诚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他绘制了更详细的水源勘探图,推演了数种小型水利设施,甚至根据曹焱离去前那模糊的提示,设想了与外界进行特定药材贸易的路线和模式。然而,每一个方案,都需要时间、需要投入、需要技术、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远水解不了近渴。对于急需“赤阳火芝”救命的沈青棠而言,这些长远规划,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眼看时间一天天迫近,辛诚眼中的血丝越来越多,人也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那股温润如玉的气质,被深深的疲惫与焦虑所取代。
这夜,月色清冷。
秦烈焰再次来到他的小屋。她看着桌上那些被反复修改、几乎烂熟于心的图纸,看着辛诚那仿佛一下子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的憔悴模样,心中如同被针扎一般刺痛。
她知道族规的严厉,知道父亲绝不会轻易妥协,更知道公议之日临近,自己的命运和辛诚的希望,都可能走向绝望的终点。
她走到辛诚身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为他换了一盏更亮的油灯,然后拿起一件厚实的羊皮袄,披在他有些单薄的肩膀上。
“辛诚,”她轻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别想了,先休息一下吧。”
辛诚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中充满了无力感:“休息?青棠她……时间不多了……”
秦烈焰看着他眼中的痛苦,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她蹲下身,仰头看着坐在凳上的辛诚,目光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听着,辛诚。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无论我阿爹和族人们做出什么决定,哪怕……哪怕他们真的要按族规处置我,或者不给你火芝……”
她一字一句,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秦烈焰,以性命担保,一定会想办法,护你和你的人,安全离开赤焰寨,绝不让你们受到任何伤害!”
她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犹豫,只有如同火焰山岩石般坚硬的承诺。这是她能给他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保证。即便她自己可能万劫不复,她也要确保这个让她心生悸动、让她敬佩又心疼的书生,能够活着离开。
辛诚怔住了,他看着秦烈焰那双在灯光下灼灼发亮的眸子,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哽咽,最终只能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和一句发自内心的:“秦姑娘……多谢。”
他知道,这份承诺的重量。
……
就在寨中气氛压抑到极点,所有人都感觉那最后的审判即将来临之际。第二天正午,一队风尘仆仆、打着皇家旗号的驿骑,在寨民们惊疑不定的目光中,抵达了赤焰寨。
为首的军官恭敬地向寨主秦烈山出示了通关文书和一道密封的谕令。
并非圣旨,而是以内阁和司礼监名义联合下发,却明确标注“奉上谕”的指令。指令内容很简单:鉴于赤焰寨地处特殊,民生艰难,特调拨海外新式作物种子若干,并附详细种植法,命赤焰寨即行试种,以观成效,探寻改善民生之新途。所需一应人力、物力,可由地方官府酌情协调。
随同指令送达的,是十几个沉甸甸的麻袋,里面装满了形态各异的块茎和种籽,以及几卷抄录得工工整整的《海外新种试植要略》。
秦烈山和寨中长老们看着这些前所未见的作物和那盖着鲜红大印的指令,面面相觑,既感到震惊,又有些茫然。朝廷……怎么会突然关心起他们这个远在沙漠边缘的小寨子?还送来了海外的新种子?
然而,更让他们,尤其是让辛诚心神剧震的,是传达指令的那名军官,在交接完毕后,看似无意地,对着站在人群外围的辛诚,低声补充了一句:
“辛大人,陛下让小的带句话给您。”军官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辛诚耳中,“陛下言道:‘陈潇提醒郑和从海外带回此物,言其不择地力,耐旱高产,或可活民无数。朕思及曹焱所奏寨中困境,特命尔等试种。望尔善用,莫负朕望,亦莫负……陈潇之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致诚请大家收藏:(m.20xs.org)致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