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泡茶?乾隆皱起眉头。宫里的茶都是用盖碗泡的,哪有用这种圆筒的?而且放的都是些寻常枸杞,连点茶叶都没有,未免太寒酸了。
画面里的养生仙师盖上筒盖,轻轻摇晃了几下,然后就把圆筒放在桌上,继续看手里的书本(其实是平板)。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他拿起圆筒,打开盖,一股淡淡的香气仿佛穿透天幕飘了过来——那是枸杞特有的甘甜,混合着一丝桂圆的醇厚,比御膳房用枸杞炖的冰糖雪梨还要诱人。
就这么简单?站在乾隆身后的太监总管李德全忍不住小声嘀咕。万岁爷喝杯养生茶,得让御膳房提前三个时辰准备,又是熬又是炖,哪像这样,倒点热水等一会儿就行?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那个养生仙师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圆筒,看书时喝一口,写字时喝一口,甚至出门散步也拎着它。圆筒的颜色也不止银色一种,有黑的、蓝的、红的,上面还画着奇怪的图案(卡通形象、文字标语)。
这东西倒是方便。乾隆的目光落在那个银色圆筒上,心里有些好奇。他的茶具要么是易碎的瓷器,要么是沉重的银器,从来没见过这种既轻便又能保温的容器——看养生仙师喝的时候,茶汤还冒着热气呢。
画面切换到更让他震惊的场景:一群穿着短衫长裤的人(上班族)围坐在一起,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类似的圆筒,里面泡着不同的东西。有的和养生仙师一样泡枸杞,有的泡着黄色的花朵(菊花),有的放着褐色的小块(陈皮),还有的甚至泡着切成片的生姜!
他们......他们怎么什么都往里面放?和珅看得目瞪口呆,这要是在宫里,怕是要被当成不懂规矩的粗人。
乾隆却不这么想。他注意到那些人虽然泡的东西不同,但脸上都带着轻松惬意的神情,不像他喝补品时那样,总觉得是在完成任务。当画面展示养生仙师对着镜头说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然后一群人笑着附和我加黄芪我放当归我还得加点党参时,他突然明白了——这些人不是在吃补品,而是把养生当成了日常,当成了一种轻松的习惯。
有意思......乾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他吃枸杞总觉得是在,可天幕里的人喝枸杞茶,却像是在享受生活。
当画面展示那个银色圆筒的——双层结构、密封盖子,能让热水保温一整天时,乾隆猛地坐直了身体。太医院的人总说他喝的补品不能放凉,必须趁热喝,可他白天要批阅奏折、召见大臣,哪有时间一直守着茶壶?要是有这种能保温的圆筒,不就能随时喝到热乎的养生茶了?
李德全!乾隆突然开口,吓得李德全一哆嗦,你看清楚那圆筒的样子了吗?
李德全连忙点头:回万岁爷,看清楚了!是双层的,有盖子,上面还能刻花纹......
传旨!乾隆的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让造办处立刻照着样子做!要用最好的和田玉,雕上朕的御笔十全老人四个字,还要做成双层的,能保温!
奴才遵旨!李德全连滚带爬地去传旨了。
和珅眼珠一转,凑到乾隆身边:万岁爷圣明!这玉制的圆筒配上宁夏枸杞,既雅致又养生,真是再好不过了。不过依奴才看,光是枸杞还不够,还得配上些别的药材,比如人参片、麦冬什么的,更显尊贵。
乾隆捋着胡须笑了:和爱卿说得有道理。不过朕看天幕里的人,有的只泡枸杞,有的加这加那,倒是随性得很。咱们也不用太讲究,先把这养生杯做出来再说。
他望着天幕里那个正小口啜饮枸杞茶的养生仙师,突然觉得七十四岁好像也没那么老。也许真像皇爷爷那样,少看点补品方子,多喝点简单的枸杞茶,反倒能活得轻松些?
***三天后,造办处的工匠们捧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和田玉杯跪在乾隆面前。
这杯子做得极其精巧,外层雕刻着乾隆御笔的十全老人四字,内层打磨得光滑如玉,中间是空的(模仿双层保温结构),盖子上还镶嵌着一颗鸽血红宝石,既美观又实用。
好!好!好!乾隆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接过玉杯仔细端详,比天幕里的银筒好看多了!
他让人取来最好的宁夏枸杞,亲手放进玉杯里,倒入滚烫的山泉水,盖上盖子。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打开盖子,一股清甜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比用盖碗泡的枸杞茶还要浓郁。
乾隆呷了一口,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带着枸杞特有的甘甜,暖意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他满意地眯起眼睛:果然不错!比那些苦兮兮的汤药好喝多了!
站在一旁的和珅眼疾手快,立刻跪下:万岁爷,此杯既雅致又养生,奴才斗胆请万岁爷赐名!
乾隆沉吟片刻,看着杯里沉浮的枸杞,笑道:延年杯
延年杯!好名字!和珅连忙叫好,既寓意长命百岁,又暗示此杯能滋养身心,万岁爷真是圣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