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里的(许辰)正在解说:这叫广场舞,是老百姓饭后娱乐的方式。别看动作简单,百人同舞的时候特别震撼,能让人心里敞亮。你看他们多有活力,这才是太平盛世该有的样子......
随着他的讲解,画面切换了不同场景的广场舞:社区广场上的扇子舞、公园空地上的健身操、甚至有穿着民族服饰的队伍跳着融合了传统动作的舞蹈。最壮观的是元宵灯会的场景,上千人手拉着手围成圈,随着音乐变换队形,灯火与舞姿交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千人同舞......刘彻喃喃自语,握着夜光璧的手微微颤抖。他突然想起封禅泰山时的祭天仪式,虽然庄严却少了这份鲜活的生气;想起宫廷宴会上的雅乐舞蹈,虽精美却离百姓太远。
陛下,您看他们的动作!苏文突然指着光幕,简单易学,男女老少都能跳,要是我朝百姓也能这样......
刘彻猛地转身,斗篷扫起一阵雪雾:传乐府令!让他立刻带上乐师、舞师来观星台!
不到一刻钟,乐府令李延年就带着一群抱着乐器、提着舞衣的乐师舞师匆匆赶来。这些人刚在排练明晚的宫廷乐舞,听说天上出现了,个个脸上都写满好奇与敬畏。
都看好了!刘彻指着天幕,学学仙人的舞!看看他们是怎么让百人同舞、其乐融融的!
乐师舞师们赶紧抬头观看。光幕里正播放两个广场舞队PK的场景,红绸队与彩扇队轮番展示,动作时而整齐划一,时而各有特色,连伴奏的乐曲都充满了节奏感。
这动作......看似随意,实则有章可循。李延年是个懂行的,很快看出了门道,没有复杂的技巧,却有很强的感染力,难怪能让这么多人一起跳。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舞师也点头:关键是那份精气神!不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是自己跳得开心,这种情绪能传染......
刘彻看着光幕里欢腾的人群,又望向远处长安城的万家灯火,突然有了主意:李延年!
臣在!
朕命你仿照这广场舞,编一支太平舞刘彻的声音在雪夜里格外清晰,动作要简单,乐曲要明快,能让百姓易学易会,男女老少都能跳!朕要在元宵灯节那天,让长安城的百姓万人同舞,共庆太平!
李延年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陛下的深意——这支舞不仅是娱乐,更是凝聚民心的纽带!他连忙跪地领命:臣遵旨!定不辜负陛下所托!
刘彻扶起他,需要什么人手、什么乐器,尽管开口!朕要这支舞,能跳出我大汉的气象,跳出百姓的安乐!
雪花还在飘落,落在光幕边缘,仿佛要融入那片欢乐的光影里。观星台上的人们望着天幕,心里都燃着一团火——他们知道,一场席卷长安的舞蹈风暴,即将来临。
***接下来的一个月,乐府成了全长安最热闹的地方。
李延年把天幕里的广场舞视频翻来覆去地研究,连吃饭时都用筷子敲着碗打节拍。他发现广场舞的精髓在于简单重复、节奏鲜明,于是舍弃了宫廷舞复杂的旋转跳跃,只保留基础的踏步、摆手、转身,再融入一些象征丰收的动作——比如模拟收割的挥手,模仿播种的弯腰。
乐曲方面,他没有用晦涩的雅乐,而是改编了民间流传的《大风歌》《安世房中歌》,加入了鼓、笛、笙等节奏感强的乐器,让曲调既不失庄重,又朗朗上口。
再来一遍!李延年站在排练场中央,手里挥舞着指挥用的长鞭,踏步要齐!摆手要稳!记住,不是给陛下看的,是给百姓自己跳的!
三十名乐师舞师跟着节拍舞动,起初还有些僵硬,跳着跳着就放开了——这些动作确实能让人心情舒畅,连吹笛的乐师都忍不住跟着点头晃脑。
消息很快传开,先是宫里的宫女太监偷偷学,后来连羽林卫训练间隙都用太平舞的动作放松,甚至有大臣上奏,说自家夫人每天都要拉着仆妇跳上半个时辰。
汉武帝听说后不仅不恼,反而让人把排练场搬到了未央宫前的广场,允许百姓远远观看。这下更热闹了,每天都有上百人挤在宫墙外,踮着脚看乐师们跳舞,还跟着节奏拍手,场面比集市还热闹。
李爱卿,进展如何?刘彻微服来到乐府,看着排练的队伍频频点头。
回陛下,基本动作已经编好,只是......李延年有些犹豫,百人同舞尚可,万人同舞怕是难以协调,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先教会各个里坊的里正、父老,让他们回去教百姓,到时候再统一指挥。李延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像天幕里那样,先有领舞,再有众人跟随。
刘彻大笑:好主意!传朕旨意,让长安城各里坊推选十名学舞快的百姓,来乐府学习太平舞,学成后回去教本坊乡亲!
诏令一下,长安城的百姓更兴奋了。各里坊的广场上,白天是孩子们追逐打闹,晚上就成了学舞的课堂。领舞的大婶们拿着树枝当指挥棒,教得认真;学舞的百姓跟着节拍扭动,笑得开怀。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老夫子,都被老伴拉着学了几个动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