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里的众人都欢呼起来,脸上满是激动与自豪。他们知道,这台小小的显微镜,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微观探索时代!
***第一台显微镜仿制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北京的官场和学界。官员们、学者们纷纷前来徐光启府邸,想要一睹显微镜的神奇。
礼部尚书李廷机听说后,特意亲自前来视察。当他通过显微镜看到桃花花粉的形态时,震撼地说道:“子先兄,此乃神物也!能让微小之物现真容,实乃上天所赐!有了这显微镜,不仅能修订《农政全书》,还能辅助天文观测、药材辨识、工艺改进,益处无穷!”
徐光启趁机向李廷机建议:“李大人所言极是。显微镜之利,惠及诸多领域。臣恳请大人向皇上上书,推广显微镜的制作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培养工匠,制作显微镜,用于农业、医学、工业、天文学等各个领域,推动华夏科技进步!”
李廷机当即表示同意:“子先兄放心,此事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华夏科技发展,我定会上书皇上,全力支持!”
很快,李廷机的奏折就送到了万历皇帝的手中。万历皇帝听说了显微镜的神奇后,也十分好奇,特意宣徐光启带着显微镜进宫演示。
皇宫大殿上,徐光启将显微镜摆放在案上,准备了桃花花粉、蜜蜂翅膀、小麦胚芽等样本。万历皇帝亲自凑到目镜前,观察着桃花花粉,脸上露出了震撼的表情:“朕从未想过,这微小的花粉,竟然是这般模样!徐爱卿,此镜真乃神物也!”
徐光启连忙奏道:“皇上,此乃天幕所赐的显微镜。有了它,我们可以看清微观世界的奥秘,修订《农政全书》能更精准,指导农业生产;辨识药材能更准确,提高诊疗效果;改进工艺能更精细,提升器物质量;观测天文能更深入,完善历法。恳请皇上下令,推广显微镜制作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工坊,培养人才,让显微镜惠及天下!”
万历皇帝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准奏!封徐光启为‘修历总裁兼科技总领’,负责推广显微镜制作技术;赏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用于建立工坊、培养工匠;命各地官府配合徐光启,提供琉璃、木材、工匠等资源;在京城设立‘科技学堂’,由徐光启牵头,教授光学知识、显微镜制作技术和应用方法。”
圣旨下达后,徐光启立刻行动起来。他在京城建立了“显微镜工坊”,由李三担任工坊总管,批量制作显微镜。同时,他编写了《显微镜制法》和《显微镜应用图谱》,详细记录了显微镜的制作步骤、光学原理和应用场景,发放给各地工匠和学者。
“显微镜工坊”成立后,订单源源不断。各地的官府、学堂、医院、工坊都纷纷前来订购显微镜。工匠们日夜赶工,批量制作,显微镜的产量不断提升,价格也逐渐下降,从一开始的百两白银一台,降到了十两白银一台,让更多的人能够用上显微镜。
徐光启还在“科技学堂”里开设了光学课程,由他和利玛窦共同授课,教授西方光学知识和显微镜的制作、应用方法。学堂里挤满了前来求学的学子、工匠、医生、农学家,他们都渴望通过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在徐光启的推动下,显微镜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农业领域,农学家们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粉、种子、根系结构,研究植物生长规律,优化种植技术,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医学领域,医生们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微结构,辨识药材真伪,研究病因(如微小的寄生虫),提高诊疗准确率,百姓的健康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工业领域,工匠们用显微镜检查琉璃、金属、丝绸等产品的质量,改进制作工艺,提升产品精度,华夏的手工业水平显着提高;
天文学领域,天文学家们用显微镜观察天文仪器的微小部件,提高仪器精度,辅助天文观测,历法修订更加精准。
显微镜的推广,也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增补了大量微观观察的内容,详细记录了植物的花粉形态、种子结构、生长过程,让《农政全书》成为当时最精准、最全面的农业着作;医学家们编写了《微观药材图谱》,详细记录了各种药材的微观结构,为药材辨识提供了科学依据;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光学、力学、生物学等细分领域,华夏的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利玛窦看着显微镜在华夏的推广,由衷地感叹:“子先兄,华夏之人聪慧勤劳,天幕所赐的技术,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应用。显微镜的推广,不仅推动了科技进步,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相信,华夏的科技,定能超越泰西!”
徐光启笑着说道:“泰西先生,科技无国界,交流促发展。我们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结合华夏传统学问,再加上天幕所赐的奇术,华夏科技定能日新月异,造福万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