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泰十二年紫禁城的夏夜,褪去了白日的燥热,御书房内却依旧灯火通明。凤泰女帝朱明曦身着常服,正捧着来自亚域三地的奏报,逐字逐句细细品读。案头的冰鉴里,浮着几片新鲜的荷叶,冷气丝丝缕缕溢出,却难掩她眼中的暖意。
“东域平壤周边,新稻试种成功,亩产达三百二十斤;西域玉门关一战,震慑乌孙、大宛,商队通行量较往年增三成;南域占城,已开垦荒地万亩,水稻种植惠及十余部族……”女帝轻声念着奏报上的内容,指尖划过“三女君协同推进亚域互市”的字句时,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她抬头看向侍立一旁的内侍总管,语气带着难掩的欣慰:“三位妹妹果然不负所托,亚域之事,终见成效。”
内侍总管躬身回道:“陛下圣明,三女君贤能,如今亚域诸部皆传‘大明仁德遍天下,女君护佑亚域安’,连远在西域的波斯商队,都特意派人来京,求见陛下,愿与大明签订永久通商盟约。”
女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吩咐道:“传朕旨意,准波斯商队入京,由礼部负责接待。另外,拟一道嘉奖诏,赏东域女君明世夏黄金百两、丝绸千匹,赏清真、洁真两位公主各翡翠玉佩一枚;赏西域女君明世秋锦缎五百匹,赐‘镇西将军’印,可节制西域新增驻军两千;赏南域女君明世冬农耕器具千套,准其在南域设‘劝农司’,专司农耕推广之事。”
“奴婢遵旨。”内侍总管领命退下后,女帝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思绪渐渐飘远。她抬手抚摸着窗棂上雕刻的龙凤纹,轻声自语:“亚域初定,只是大明的基业,需代代相传。眼下要做的,不仅是稳固边境,更要让大明的国力再上一层楼。”
她转身回到案前,取过一张宣纸,提笔在纸上写下“农、商、文、武”四字。“农为根本,需在全国推广大明新稻种与梯田之法,让百姓衣食无忧;商为血脉,除了亚域互市,还要打通海上航线,让大明的货物远销南洋、西洋;文为根基,需广设书院,培育人才,让大明礼仪文化传遍四方;武为屏障,要整顿军备,改良兵器,确保边境无虞,护佑大明百姓安宁。”女帝一边低语,一边在四字旁细细批注,笔尖划过宣纸,留下一道道有力的墨痕,勾勒出大明未来的发展蓝图。
就在京城里凤泰女帝谋划大明未来之时,东域平壤却暗流涌动。明世夏推广农耕、开通互市,虽赢得了高句丽百姓与部分官员的支持,却触动了高句丽宗室贵族的利益——这些贵族世代掌控着东域的土地与贸易,明世夏的举措,无疑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这日,明世夏正在行宫与农官商议秋收后的粮食调配之事,高句丽世子高仁佑突然带着几名宗室大臣前来求见。不等明世夏开口,一名白发苍苍的宗室老臣便率先发难:“女君大人,您推广新稻、开通互市,看似为百姓谋利,实则是在蚕食我高句丽的根基!土地归宗室所有,您却让百姓开垦荒地,分流佃农,这是要断我宗室的生路啊!”
高仁佑站在一旁,虽未言语,眼神中却满是赞同。其他几名宗室大臣也纷纷附和,有的说“互市让大明商人抢占了高句丽的市场”,有的则指责“明世夏偏袒百济、新罗部族,忽视高句丽宗室利益”,一时间,行宫大殿内充满了火药味。
明兴璐坐在母亲身旁,闻言气得脸色发白,刚要起身反驳,却被明世夏用眼神制止。明世夏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待大殿内的嘈杂声稍歇,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诸位大人所言,看似有理,实则不然。”
她放下茶盏,目光扫过众人:“其一,土地虽归宗室所有,但宗室占田千顷,却让大片土地荒芜,百姓无田可种,只能忍饥挨饿。如今推广新稻、开垦荒地,百姓有了收成,不仅能向宗室缴纳更多赋税,还能减少流民,稳定东域秩序,这难道不是对高句丽有利之事?”
“其二,开通互市,并非只让大明商人获利。高句丽的人参、皮毛,通过互市运往大明,价格翻了三倍,不少高句丽商人因此发家致富。诸位大人若肯放下成见,组织宗室子弟参与互市,所得利润,远比守着荒芜的土地要多得多。”
说到此处,明世夏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严厉:“至于偏袒部族一说,更是无稽之谈。百济、新罗部族遭遇天灾,我调拨粮食救助,是为了安抚边境;高句丽百姓遇到困难,我同样派人相助,从未有过偏袒。诸位大人若真心为高句丽着想,便应与我一同推广大明的良法,让东域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而非在此纠结一己私利。”
那名白发老臣还想反驳,明世夏却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报,递了过去:“这是凤泰女帝陛下发来的嘉奖诏,陛下不仅嘉奖了我,还特意提到,要在东域选拔有识之士,送往大明国子监求学,学成后可回东域任职。诸位大人的子弟,若有愿意前往大明求学的,我可优先举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异世界的大明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异世界的大明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