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里吵吵嚷嚷的压力,在走进贺知章事先安排好的安静小院时,暂时被挡在了外面。院子围墙又高又深,老树长得特别高,总算让人能喘口气。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之前短暂的平静。
休息了不到半天,宫里的圣旨就到了,叫李白第二天去麟德殿见皇上。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就有太监带路,穿过一层又一层的宫门。高高的红墙,琉璃瓦在晨光里泛着冷冰冰的光,到处都是站岗的士兵,肃杀的气氛塞满了每一丝空气。走在里面,好像能听到帝国心脏沉重有力的跳动,也能感觉到那无处不在的、盯着你的目光。
麟德殿,是帝国举行盛大典礼、接待重要外国使臣的地方。宫殿高大雄伟,雕刻精美,到处都透着奢华和威严。当太监高声报出李白名字,他慢慢走进这个象征大唐最高权力和荣耀的大殿时,无数目光一下子全集中到他身上。有好奇,有打量,有期待,更有毫不掩饰的嫉妒和冰冷。
龙椅上面,玄宗皇帝李隆基穿着日常的衣服,脸上还能看出点当年的英武,但眼袋浮肿,眼神深处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和心不在焉,只有看向侧后方珠帘时,才会闪过一点不一样的光彩。珠帘后面,模模糊糊,好像有个姿态优美的身影坐在那儿,气息深不可测。
左边文官最前面,宰相李林甫低着眼皮站着,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像尊泥菩萨,只有偶尔掀开眼皮时,那像老鹰一样锐利的一瞥,才暴露出他深沉的心机和城府。
“草民李白,奉旨前来拜见。”李白按照礼节行礼,声音清亮,不卑不亢。
“起来吧。”玄宗的声音带着点慵懒,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早就听说你的诗名,天下都在传颂。今天召你来,就是想看看你的才学,是不是担得起这‘谪仙’的名号?”
“陛下过奖了。”李白站起身,目光平静,“诗文发自内心,不敢自称仙人,只希望能用胸中的感慨,笔下的乾坤,稍微描绘一下这辉煌盛世的景象。”
“哦?”玄宗似乎来了点兴趣,“既然这样,那就以这麟德殿,以这大明宫为题,写一篇赋,让朕和各位爱卿一起品鉴。”
“遵旨。”
早有太监准备好了纸墨。李白站在大殿中央,稍微想了想。他没有马上动笔,而是轻轻闭上眼睛,脑子里,《大明宫赋》的词句其实早就想好了。但现在,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堆砌华丽的词藻。
他悄悄运转起从第二卷《吴越幻海录》里领悟的 **「太虚剑心」** 。
这心法不是直接用来打架的,而是提升修炼者的精神境界和感知力,心像广阔的天空,能容纳万物,能察觉最细微的变化。此刻,在 **「太虚剑心」** 的加持下,他的精神力量高度集中、纯粹,和自己那磅礴的诗意、还有历经磨难而不屈的刚强剑意,开始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融合。
他深吸一口气,好像要把这宫殿的宏伟、这帝国的气运、这历史的厚重,全都吸进胸膛。然后,他睁开眼睛,眸子里像有清光流转,朗声吟诵: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词句华丽,气象开阔,充分展现了大唐开放包容、万国来朝的盛景。然而,就在他念出“九天阊阖”四个字时,异变突然发生!
并不是他主动放出剑气,而是那融入诗文意境中的、纯粹而凝练的“意”,在 **「太虚剑心」** 的催化下,竟然自己就弥漫开来!这“意”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真实存在的。
大殿四周燃烧着的巨大牛油蜡烛,火苗毫无预兆地齐刷刷往李白的方向歪了一下,接着就剧烈地摇晃起来,光影乱晃,好像被一阵无形的风吹动!
“锵啷——!”
几个按剑站在大殿角落的武将,他们腰间的佩剑同时发出一声轻微却清晰的嗡鸣和震颤,好像感受到了某种同源力量的召唤,又像是遇到了值得敬畏的东西,发出了低沉的警告!
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了诗文壮阔意境和凛冽锋锐之气的无形力量,以李白为中心,悄无声息地笼罩了整个麟德殿。殿里的人,只要对气机稍微有点感应的,心里都是一紧,感觉像有清风吹过脸,却又带着刺骨的寒意;好像听到了庄严的钟声,里面却又含着金戈铁马的声音。
文官们只觉得心胸一下子开阔了,好像有豪情涌动,却又隐隐感到一种莫名的压迫感。武将们则下意识地握紧了剑柄,体内气血被牵引,看向李白的目光充满了惊讶和审视。
龙椅上,本来带着几分漫不经心欣赏态度的玄宗皇帝,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光彩,那疲惫和心不在焉瞬间被极致的惊艳和兴奋取代。“好!好一个‘九天阊阖’!好气象!好……意!”他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那无形的感受,但身体的反应说明,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那股超越文字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诗剑行:李太白穿越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诗剑行:李太白穿越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