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的云雾和泉水,好像还在身边绕着没散开,丹灵子那耐人寻味的眼神,还有“镇龙符”温润舒服的触感,已经像烙铁一样刻进李白心里了。他没直接回那个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的长安城,而是在山脚下一个没人的幽静山谷里停了下来。
这地方有座大瀑布,像天上的银河倒挂下来,轰隆隆地从百丈高的悬崖上砸进深潭,溅起雪白的浪花,水汽弥漫,彩虹若隐若现。瀑布旁边,是一块被水汽常年打湿、磨得光滑的大石台。
李白需要时间,需要这份远离人群的安静,来好好想想在终南山的收获,来试着控制右臂那股越来越猛、也越来越危险的力量,更要把他脑子里那些来自前世今生、东一点西一点的武功感悟,彻底揉碎了、融合起来。
他把丹灵子给的“镇龙符”,小心翼翼地贴到右臂变化最厉害的地方。符纸碰到皮肤的瞬间,淡金色的光微微一闪,上面那些密密麻麻的朱砂符文好像活过来了,像一条条细小的金龙,在他手臂骨头上游走,带来一阵清凉舒服的感觉。原来那股像滚烫岩浆一样奔流、随时要冲破手臂的狂暴力量,立刻被一股温和却异常坚韧的力量给约束住、疏导开了。虽然还能感觉到它的强大和灼热,但那让人心慌的失控感和撕裂般的剧痛,大大减轻了。
“呼……”李白长长舒了口气,盘腿坐在石台上,闭上了眼睛。他没急着练招,而是先让自己静下来,用内视的法子,在“太虚剑心”那种清澈明朗的状态里,回顾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学武经历。
在蜀中出道,仗剑闯江湖,靠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那股冲劲儿,还有“云霞步”的轻灵飘逸,“金樽破”的刚猛霸道。那是打基础的时候,是剑术的启蒙。
深入东南险地,跟太阴阁还有倭国势力斗智斗勇,在生死搏杀里,领悟了“越女剑心”那种绵长坚韧、操控水流生机的巧妙;更在姑苏客栈那惊心动魄的一晚,被诗稿上的毒血和倭刀刺杀逼到绝境,第一次摸到了“诗剑合一”那玄妙境界的门槛,还把蚀骨毒和龙气阴差阳错地炼成了这诡异的“蚀骨剑骨”。那是生死关头的蜕变,是力量的异变和升华。
在麟德殿用诗意化剑意,在沉香亭用音律破蛊术,在骊宫秘道吞噬龙气、剑骨异变,在番邦文书面前用逻辑破解诡异文字,更在终南山和丹灵子论道,触及规则的根本……所有这些经历,像千百条河汇入大海,在他心里奔腾激荡。
他看明白了,“云霞步”的轻灵背后,不光有速度,更是对气息流动、对天地大势的微妙把握;“金樽破”的刚猛底下,藏着对力量极致压缩和瞬间爆发的深刻理解;“越女剑心”的绵长,是对生命韧性、以柔克刚之道的最好说明;而“太虚剑心”的洞察力,就像一双能拨开迷雾、看清本质的慧眼。
这些东西,原本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各自闪光,却没能串成一条亮闪闪的项链。
而现在,在“镇龙符”的帮助下,在终南论道开阔的眼界下,在自己那无比坚定的求索之心推动下,那层挡在前面的薄膜,终于到了要捅破的时候了!
他站起身,走到了那轰鸣的瀑布底下。
没立刻拔剑,就那么站着,任由飞溅的水珠打湿衣服,感受着那万钧水流冲击一切的磅礴力量,还有水流下面,深潭的幽深和包容。
他慢慢抬起了左手(右臂还需要适应和压制),并起手指像一把剑。
脑子里,不再是具体的哪一招哪一式,而是浮现出离开蜀道时,那雄伟险峻、让人热血沸腾的景象,是那首早已刻进骨子里的——《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他心中默念,没出声,但一股难以形容的意境,随着他指尖的划动,自然而然地散开!那不是内力,不是剑气,而是一种“神”,一种“意”!
指尖划过空气,带出一道玄妙的轨迹。没有光,没有声音,但眼前奔流的瀑布,那足以砸碎巨石的水流,竟然随着他指尖的轨迹,微微向两边分开了一丝!好像有一把无形的巨剑,正逆流而上,要劈开这天地屏障!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指尖再动,轨迹变得险峻奇崛,带着一种开天辟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意志!分开的水流猛地加剧,仿佛真有一条无形的石梯天路,正强行在这瀑布里搭建起来!
他的动作越来越快,心里的诗篇像大河奔涌。“云霞步”的轻灵身法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让他在瀑布下、深潭边那巴掌大的地方,身影变得飘忽不定,好像和飞溅的水雾、流动的彩虹融为了一体。“金樽破”的刚猛意念凝聚在指尖,让那无形的“剑势”更加凝练锋利。“越女剑心”的绵长意境,让他对瀑布水流的感应和控制,精细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好像他自己也变成了这水流的一部分。而“太虚剑心”的洞察力,如同高悬的明镜,映照着他自身每一分力量的变化,以及和外界每一次的能量交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诗剑行:李太白穿越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诗剑行:李太白穿越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