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李辅国等人,初闻消息时是惊疑不定,继而则是深深的后怕。他们无法理解那种超越凡俗的力量,只能将之归为鬼神之事,暗自庆幸没有将李白逼到真正拔剑相向的地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此,他们对这些玄乎其玄的事情,多了几分敬畏。
至于郭子仪、李光弼等军中统帅,闻讯后多是扼腕叹息,遥对南方,洒酒祭奠。他们比谁都清楚李白在平定叛乱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也更能理解他最终选择的无奈与超脱。李白的存在与消失,都如同一个传奇,照亮过那个黑暗的时代,也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时光流转,春去秋来。
采石矶的“捉月亭”前,香火从未断绝。
一个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对着一群围观的游客和孩童,讲述着那段已然成为经典的故事:
“……说时迟,那时快!但见李太白李仙长,立于矶头,对月长笑三声,吟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声如洪钟,震得那江水都倒流三分!随即,他纵身一跃,并非落水,而是脚踏波光,身化青虹,直投入那江心明月之中!霎时间,天地齐喑,双月同辉,异香满江三日不绝!你们看那亭中巨石上的痕迹,便是仙长当日留下的剑意仙踪啊!”
孩童们睁大了眼睛,发出阵阵惊叹。
一个扎着总角的小男孩奶声奶气地问:“先生先生,李仙长真的变成神仙了吗?他还会回来吗?”
说书先生捋着胡须,呵呵笑道:“仙踪已渺,仙缘难寻。李仙长本是天上星宿临凡,功德圆满,自然回归仙界去了。至于回来么……你且看这江水,这明月,这人间流传的诗篇,何处没有李仙长的影子?他呀,从未真正离开过。”
小男孩似懂非懂,抬头望着亭外奔流不息的江水,和天空那轮永恒的清辉,小脸上充满了向往。
仙踪已渺,传说永铸。
李白,这个名字,连同他“江中捉月”的终极浪漫,已然超越了历史的真实,升华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图腾,永远闪耀在时光的长河中。
喜欢诗剑行:李太白穿越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诗剑行:李太白穿越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