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名分、礼制大事都已初步安排妥当。就在百官以为皇帝要开始按部就班处理日常政务,比如听听各地汇报,批批条子时,朱由检却再次开口,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年号、庙号诸事,既已交付诸公。然朕初登大宝,于天下兵马、钱粮、刑名、吏治诸事,所知尚浅,犹如盲人摸象。”他语气诚恳,甚至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惶恐”,“皇兄骤然弃天下而去,留此重任于朕躬,朕心实惶恐,唯恐措置失宜,有负先帝托付,有负万民期望。”
他顿了顿,刻意让这份“惶恐”在寂静的大殿中沉淀片刻,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新皇帝肩膀上的压力。然后,他话锋一转,说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决定:
“故而,朕决意,自明日起,除紧急军情、重大灾异等国务可直奏朕前外,常朝暂歇十日。”
“嗡——”
底下顿时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不少官员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连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魏忠贤,也终于抬了抬眼皮,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极快的惊疑。新皇登基,按理应勤勉听政,日日不辍,以示励精图治,这突然宣布“放假十天”,是何用意?简直像是新CEO上任第一天就宣布取消所有晨会,这操作太骚了!
朱由检很满意这个效果。他要的就是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冲击力。他抬起手,微微下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诸公稍安。朕此举,非是怠惰,意欲悠游享乐。”他语气转而坚定,“恰恰相反,朕欲效仿古人‘询于刍荛’之意,行‘沉底调研’之实!”
他目光如炬,扫过台下每一张惊疑不定的脸:“在这十日之内,朕将于乾清宫,摒除繁文缛节,分批、单独召见六部、五寺、都察院、通政司及京营主要官员,乃至部分科道言官!朕要给诸位爱卿充足的时间,抛开顾虑,就各自所司领域,给朕做一次全面、深入的‘工作汇报’!”
他特意强调了“单独”和“深入”两个字,看着底下一些官员瞬间变白的脸色,心里差点笑出声。让你们平时在朝会上抱团打机锋、报喜不报忧!
“诸位回去,可细细思量,准备条陈。朕希望听到的,不是空话、套话、场面话!”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户部,朕要知道国库岁入究竟几何?太仓库还能跑老鼠吗?各地积欠多少?明年边饷如何筹措?有无开源节流之具体良策?”
“兵部,九边各镇兵力实数多少?缺额多少?卫所屯田是否已然废弛?军械是否堪用?如何整饬?面对关外强虏,有何御敌方略?”
“刑部,天下讼狱每年积压多少?冤假错案几何?律法执行难在何处?胥吏贪墨如何遏制?”
“工部……”
“吏部……”
他如同点名校尉,将六部乃至其他重要衙门的职责和积弊一一点出,要求他们给出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方案”。每一问,都像一记重锤,敲在相关官员的心上。
“……以此类推!”朱由检最后总结道,语气缓和下来,但决心依旧坚如磐石,“朕深知,大明疆域万里,事务繁杂,沉疴积弊非一日之寒,亦非一人一日所能尽悉。唯有先沉下心来,明了下情,洞悉症结,方能对症下药,斟酌施策。望诸公体谅朕心,尽心准备,勿负朕望。”
这叫“管理下沉”,也叫“摸底排查”,更是“压力测试”!是他这个拥有现代灵魂的皇帝,能想到的、最快了解这个庞大帝国真实运行状况,同时敲打震慑百官的方法。他要跳过可能被魏忠贤之流影响的常规信息渠道,直接建立与各部门负责人的点对点沟通。
“臣等……遵旨!”百官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有困惑,有不安,有惶恐,或许也有一丝被新皇帝这种务实态度所激起的隐约期待。整个朝堂,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深潭,表面渐渐平静,底下却已是暗流汹涌。
“退朝——” 内侍拖长了声音宣告,结束了这第一次非同寻常的朝会。
百官怀着各异的心思,依序退出皇极殿。朱由检却并未立刻起身,而是对身旁侍立的王承恩低语了几句。
片刻后,正准备随着人流退出的内阁四位阁老——施凤来、李国??、张瑞图、李标,被内侍恭敬地留了下来。
“诸位先生请留步,”朱由检的声音从珠旒后传来,似乎比刚才在朝会上多了几分随和,“随朕到乾清宫暖阁叙话。”
四位阁老互相看了一眼,心中皆是凛然。真正的考验,或许从现在才真正开始。新帝暂停常规朝会,却独独留下他们内阁辅臣,这其中的信号,再明显不过。这位年轻的天子,远比他们想象中更有主见,也更为难测。
朱由检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发僵的脖颈,看着四位老臣略显谨慎的背影,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水已经搅动了,”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带着几分恶作剧得逞般的快意,“接下来,就该看看能捞出些什么鱼虾,顺便……给核心团队开个小灶,统一一下思想。”
他迈步走下丹陛,阳光透过高窗,将他身着龙袍的身影拉得很长。这大明公司的重整之路,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