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赶紧收住差点脱口而出的现代词汇,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标,抛出了准备好的重磅offer:“吏部,是天下官员选拔、考核的关键部门,是咱们人力资源的核心!现在的吏部尚书……哼,”他适时地表示了一下不满,“朕欲整顿吏治,必须找一个刚正不阿、持身以正的重臣来执掌!李先生,朕意已决,想让你以阁臣的身份,兼任吏部尚书,为朕执掌这选官用人之权,把那些歪风邪气都扫干净!你可愿意?”
李标身躯明显一震。吏部尚书,天官之位,权力大,责任更大,尤其是在这变革的关口,绝对是风口浪尖。他深知其中的艰难险阻,但皇帝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以及自己整顿吏治的抱负,都在推动着他。他没有犹豫,离席跪地,肃然道:“陛下信重,委以此等重任,臣感佩莫名!臣李标,愿承此责,必秉公执法,恪尽职守,为陛下甄选贤能,汰黜庸劣,纵有万千阻挠,臣亦一往无前!”
“好!要的就是先生这股子劲儿!”朱由检亲自起身扶起李标,感觉自己完成了一次关键岗位的人才招募。
待两人重新落座,朱由检知道,是时候交一些底了,得把这位新晋的“吏部CEO”真正拉进自己的核心圈子。他挥挥手,让在门口待命的王承恩退远些,确保谈话的私密性。
“李先生,既然朕以腹心相托,有些事,也就不瞒你了。”朱墨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冰冷的决断,“魏忠贤和他那帮党羽,祸国殃民,必须铲除!这事儿,板上钉钉,没有任何回转余地。”
李标目光一凝,并未感到意外,只是静静听着,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录音笔。
“铲除阉党,不只是为了出口恶气。”林墨继续道,图穷匕见,“他们盘踞要职这么多年,贪赃枉法,捞的钱十有八九都是民脂民膏。朕决定了,查抄他们家产得来的银子,全部收归……内库掌管。”
听到“内库”二字,李标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按照规矩,这钱该进国库(太仓库)。皇帝这操作……有点违规啊。
朱由检看出了他的疑虑,直接摊牌:“先生是不是觉得朕不按规矩办事?但朕问你,要是把这笔钱投入国库,户部那群人,在各种关系和压力下,能守住几分?恐怕转眼就被各种名目瓜分干净了,要么填以前的窟窿,要么被各方要走,最终能有多少落到朕想办的实事上?”
他语气带着嘲讽和无奈:“朕把这钱放进内库,不是想自己挥霍!实在是因为国库像个漏勺,根本存不住水!朕要用这笔钱,来办几件关乎公司……关乎国运的大事!比如,秘密组建一支完全忠于朕、装备精良的新军,算是朕的‘直属特种部队’;比如,暗中资助、培养一批真正忠于朝廷、有才干又没那么多派系习气的年轻官员,作为未来的管理培训生;再比如,用于一些不方便拿到朝会上讨论,但又必须做的‘特殊项目经费’。这些,都需要钱,需要一笔不受别人掣肘、可以灵活调动的预算!”
他目光紧紧盯着李标,语气沉重而坦诚:“李先生,朕知道这事儿可能引来非议,你心里可能也不太认同。朕不要求你公开支持,但朕希望,在朕这么做的时候,你能理解朕的难处,至少……别在朝堂上,引经据典地带头反对朕。现在的大明,外边有强敌,内部有问题,国库空虚,吏治腐败,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非常时期,得用非常办法!如果还死抱着那些不合时宜的老规矩,咱们这艘船,恐怕等不到修好,就得沉了!”
李标沉默了。他一生恪守制度和规矩,皇帝此举确实超出了他的认知。但他更清楚皇帝描述的是血淋淋的现实——国库的空虚、官僚体系的腐败低效、边境的压力、各地民变的迹象。他看着年轻皇帝眼中那份不甘和深切的忧虑,内心的原则与现实激烈碰撞。良久,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的苦心,臣……明白了。臣虽不敢妄言赞同,但……臣会记住陛下今日之言,记住大明如今所处的‘生死存亡之秋’。”
这就够了。林墨知道,对于李标这种原则性极强的技术大佬,能得到他的“理解”和“不反对”,已经算是重大突破了。这相当于默认了他这个CEO可以设立一个不受董事会(文官集团)完全监管的“特别创新基金”。
“另外,”林墨转换话题,开始勾勒他的人才地图,“辽东那边,关系到国家安全,朕考虑再三,决定重新启用孙承宗孙先生。他经验丰富,熟悉情况,朕打算让他以大学士身份,全权负责蓟辽防务,整顿边防,看情况找机会反击。”
李标眼中闪过认同:“孙枢辅若能复出,确是辽事之幸!”
“还有,”林墨继续点将,“登莱巡抚的位置也很关键,关系到对毛文龙东江镇的支援和牵制。朕想请袁可立袁老先生再度出山。他当年在登莱任上干得不错,整顿军备,支援东江,很有成效。请他回来,专门负责协调、安抚东江镇毛文龙部,让他们能从侧面更好地牵制住建虏。”
启用孙承宗、袁可立这两位能力威望都够硬,而且跟阉党没啥瓜葛的老臣,无疑是稳定边境的关键两步。李标听得心潮微涌,这才是做大事该有的格局和魄力!
“陛下圣明!孙、袁二位老臣若得启用,必能稳定边陲,振奋人心!”李标由衷赞道。
窗外的夜色愈发浓重,暖阁内的烛火却似乎更加明亮。朱由检与李标,这一对年龄、背景迥异的君臣,在这静谧的深夜里,初步定下了重整山河的框架。吏治的整顿,秘密资金的筹措,边防的重建……一幅艰难却带着些许希望的蓝图,正在这乾清宫的西暖阁内,缓缓勾勒出来。
前路必然坎坷,到处是坑,但至少,此刻的崇祯皇帝林墨,感觉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他找到了一个或许可以信任的“技术合伙人”,看到了这盘死棋中,可能盘活的第一颗棋子。
“但愿这位合伙人别太死脑筋,以后合作起来能顺利点……”他在心里默默祈祷,然后端起那盏已经微凉的热茶,一饮而尽。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