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乾清宫精致的雕花窗棂,在冰凉的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朱由检端坐于御案之后,面前整齐摆放着六部近年来的重要奏报与档案册页。他深吸一口气,今日要连续召见六部尚书,这不仅是对朝臣的考察,更是他全面掌控朝政的重要一步。每一个对话,每一个眼神交流,都可能影响未来的朝局走向。
首位奉召而来的是吏部尚书王永光。这位历仕四朝的老臣步履沉稳,面容恭敬中带着惯有的谨慎。朱由检没有过多寒暄,直接拿起一份考功司的册页,开门见山:王先生执掌铨衡,天下官吏之进退皆系于尔手。朕近日观京察文书,见南北官员调任失衡,江南士子云集京畿,而北地贤才却多沉沦下僚,先生以为此弊当如何整饬?
王永光微微躬身,声音平稳:陛下明鉴。南北官员调配确需平衡,然各省官员关系盘根错节,若骤然大动,恐伤政务秩序。臣以为当循序渐进,先以三年为期,逐步调整......
三年?朱由检轻轻打断,指尖在案面上叩击,朕要的不仅是,更是!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譬如通州知州刘宗周,为官清正,治理有方,却久困下僚;再如翰林院编修黄道周,因直言遭压,至今未得迁转——此等人才,吏部何以置之不理?
王永光额角渗出细密汗珠,伏地请罪:臣失察!当即刻复核刘、黄等人履历,若果有才德,必当重用!
朱由检起身虚扶其臂,语气转为语重心长:朕非苛责于卿。然吏部乃天下表率,先生为四朝元老,当知治世用才乱世守成。望卿以《材馆录》为鉴,为朕甄选栋梁,莫负清名。
待王永光退下,朱由检凝视着他的背影,心中暗忖:此老为人谨慎,虽未完全倒向阉党,却也明哲保身。眼下还需借重其资历稳定朝局,但吏部这个要害位置,将来必要换上更敢作敢为之人。
户部尚书黄运泰到来时,朱由检注意到他眉宇间深锁的忧色。听着他汇报漕粮亏空、边饷拖欠的详情,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账册上划过。当听到去岁太仓岁入不过三百万两,而九边军费已占其七成时,朱由检不禁打断:如此说来,百官俸禄、宗室禄米尚且难以支应,更遑论各地灾赈了?
陛下明鉴。黄运泰声音苦涩,臣虽已裁减宫用、暂停非急需工程,仍是杯水车薪。如今太仓存银不足十万两,若遇紧急军情,恐怕......
朱由检沉默片刻,忽然问道:若行追饷之策,从严稽查京营空额、盐引贪墨,卿以为能得几何?
黄运泰沉吟道:若雷厉风行,或可追回二百万两。然此策易激变权贵,需有强援镇抚。
朕明白了。朱由检点头,卿且放手去办,朕已命英国公协理京营,骆养性清查贪墨。但有所需,可直接密奏于朕。
看着黄运泰离去时沉重的步伐,朱由检的思绪飘向了史书中记载的那个名字——毕自严。此人在天启年间就以理财之能着称,任天津巡抚时整饬海防、督饷练兵,政绩斐然。更难得的是,他曾因抵制魏忠贤变卖太仆寺马场而愤然辞官,可见其气节。黄运泰虽勤勉,但魄力不足,面对如此财政困局已显力不从心。
王承恩。朱由检轻声唤道。
奴婢在。
密查毕自严近况。如此干才,岂容埋没草野?
奴婢明白。
礼部尚书黄汝良进殿时,仪态从容。当朱由检问及祀典从简的具体方案时,黄汝良躬身答道:陛下欲行节俭,实为美德。臣以为可先减三成赐宴开支,至于卤簿仪仗,关乎天子威仪,宜循序渐进。
朱由检把玩着手中的青玉镇纸,忽然转变话题:若朕欲恢复经筵,卿以为当以何人为讲官?
黄汝良显然未曾料到有此一问,略加思索后道:翰林院编修李明睿、检讨张至发皆学问渊博,可当此任。
朕记得,东林遗臣钱士升亦通《春秋》——礼部可曾考量?朱由检语气平淡,却见黄汝良的眉头微皱。
钱士升虽略有文名,然其学说或有偏颇之处......
朱由检唇角微勾:学问之事,本在兼收并蓄。卿再细细斟酌吧。
黄汝良退下时,神色略显凝重。朱由检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思量:此人虽不像温体仁那般圆滑,但也较为保守,对东林人士有所保留,日后还需多加引导。
兵部尚书崔呈秀踏入暖阁时,朱由检立即嗅到一丝龙涎香与权力交织的气息。这位魏忠贤的义子虽然步履恭谨,眉宇间却难掩倨傲之色。朱由检不动声色地听他汇报辽东军务,待他说到已调宣府火炮三百门增援锦州时,突然发问:崔卿可知《孙子兵法》云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朕观辽东塘报,建奴今岁已七犯边墙,兵部几何?
崔呈秀显然未曾准备此问,额角顿时沁出细汗:这个......臣已命职方司详加筹划......
筹划?朱由检声音转冷,朕听闻辽东军中缺额三成,现存士卒亦多老弱。兵部年年请饷,年年练兵,这就是卿给朕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