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几天后。
一个驻扎在靠近敌占区边缘村子里的哨所,几名士兵的家属,因为地处偏远,迟迟未拿到军饷,家里眼看就要断粮。村里有人怂恿他们拿家里最后一点积蓄去敌占区换粮食,被哨长严厉阻止。无奈之下,哨长将自己和几个士兵这个月刚发的、几乎全部的“楚大头”,凑在一起,派了一个机灵的士兵,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到几十里外镇上刚开设的平粜粮站。
那士兵怀里揣着一沓厚厚的“楚大头”,心里七上八下,一路上只觉得这纸票轻飘飘的,仿佛随时会被风吹走,毫无安全感。到了粮站,他犹豫了半天,才颤抖着将那一沓“纸”递进柜台,声音发虚:“买……买粮食,糙米,能买多少买多少……”
粮站的负责人看了看他身上的军装,又看了看那一沓流通券,什么也没说,只是熟练地清点、核算,然后吩咐伙计:“给这位兄弟称米,按士兵家属优待价。”
当那士兵看着雪白的、散发着米香的大米,实实在在地装满了他带来的几条麻袋,并且伙计还按照价格,将几张“找零”的“楚大头”塞回他手里时,他整个人都懵了。他用力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得直咧嘴,才确信这不是梦。
他几乎是连滚爬爬地拖着粮食回到哨所,激动得语无伦次:“真的!真的能买粮!和告示上说的一样!这‘楚大头’……真他娘的有用!”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那个偏僻的村庄和周边地区炸响。百姓们亲眼看到当兵的用那“花纸头”换回了实实在在的粮食,心中的疑虑如同阳光下的冰雪,开始迅速消融。
“能买粮!这‘楚大头’真的能买粮!”
“价格还比市面便宜点!”
“358团说话算话啊!”
信任,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汇聚。
与此同时,方立功指挥的后勤部门,利用前期秘密收购的物资,确保了供销社和粮站的供应基本充足。虽然种类不多,但粮食、盐、布匹等关键物资价格稳定,坚决不用日货。对于市面上流通的伪钞,358团也加大了打击力度,几次公开销毁伪钞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人们对“官方”货币的信心。
慢慢地,供销社和粮站前,开始有人排队了。起初是些胆大的,后来是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他们小心翼翼地揣着或多或少的“楚大头”,换走生活的必需品。那粗糙的纸张,那简单的图案,在一次次成功的交易中,逐渐被赋予了价值的重量。
看着供销社前渐渐增多的人流,看着士兵们开始习惯并用流通券去购买物品,一直紧绷着神经的方立功,终于稍稍松了口气。他回到团部,向楚云飞汇报进展,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一丝如释重负的欣慰:
“团座,局面……总算初步打开了。老百姓开始认了。”
楚云飞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集镇方向升起的袅袅炊烟,脸上没有任何得意的表情。他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脆弱的第一步。“楚大头”的信用基础还非常薄弱,完全依赖于他358团的军事存在和物资保障能力。一旦物资供应出现问题,或者军事上遭遇重大挫折,这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大厦,顷刻间就会崩塌。
而且,藤原信,绝不会坐视他建立起独立的经济循环。
他转过身,对方立功道:“告诉后勤,物资储备不能松懈。另外,通知赵黑虎,对日货输入渠道的打击,还要加强力度。”
“是!”
方立功离开后,楚云飞走到桌边,拿起一张崭新的“壹圆”流通券,在指尖捻动着。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楚大头……”他低声念着这个绰号,眼神幽深。
这小小的、粗糙的纸片,如今承载的,不仅是几千官兵和数万百姓的衣食,更是他与藤原信在这片土地上,争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又一条惨烈战线。
这场经济战,才刚刚开始。而“秋风”的军事威胁,也已迫在眉睫。
喜欢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