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带着两名最精干的特战队员,像三滴融入泥土的水,消失在三家集外的崇山峻岭之中。他们穿着打满补丁、沾染着泥土和草汁的粗布衣服,脸上用锅底灰和着泥土抹得看不出本来肤色,身上背着破旧的柴捆,或者挑着装着些山货的担子。他们走的路,不是人常走的山道,而是野兽踩出的小径,甚至是看似无路的陡坡和溪谷。脚上的草鞋很快被露水和碎石浸透、磨破,脚底板磨出了新的血泡,又被粗糙的鞋底磨破,结痂,再磨破,最后变成一层厚厚的老茧,踩在尖锐的石子上,也只是微微一顿,便继续前行。
他们的眼睛,像鹰隼一样,扫过沿途的每一片树林,每一处山坳,耳朵捕捉着风中传来的任何异常声响——远处隐约的汽车引擎声,山鸟惊飞的扑棱声,甚至是枯枝被踩断的细微脆响。
第三天黄昏,他们抵达了距离黑石寨不到五里的一处隐秘山脊。这里林木茂密,透过枝叶的缝隙,可以清晰地俯瞰到整个黑石寨,以及那条如同灰白色蟒蛇般蜿蜒盘绕、通往外界的主路。
孙铭选了一处视野极佳、且背风的石缝作为观察点。三个人轮流值守,一人用楚风带来的、缴获的日制望远镜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一人负责警戒四周,另一人则抓紧时间休息,咀嚼着硬得像石头一样的炒米,就着水壶里冰冷的山泉水。
望远镜的镜片里,黑石寨的细节被一点点拉近,放大。
寨子依托一个废弃的古堡修建,墙体厚实,不少地方用水泥进行了加固。古堡本身占据制高点,四周视野开阔。寨墙外围,拉着好几道铁丝网,在夕阳下闪着冷冰冰的光。可以看到明显的明堡火力点,黑洞洞的射击孔对着山下。一些隐蔽处,根据地形判断,很可能设有暗堡。
寨门紧闭,有双岗哨兵,穿着土黄色军装的日军士兵抱着三八式步枪,像两根木桩一样立在门口,钢盔在落日余晖下反射着黯淡的光。寨墙上,有巡逻队定时走过,步伐整齐,带着日军特有的、略显僵硬的节奏。
“鬼子戒备很严。”一个负责记录的队员压低声音,在本子上用只有他们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快速画着布防草图,标注火力点和巡逻路线。
孙铭接过望远镜,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观察着。他的目光像刷子一样,一遍遍扫过寨子的每一个角落。
他看到寨子东南角,那片相对低矮、破烂的棚户区,那里驻扎着伪军。可以看到几个伪军士兵无精打采地靠在墙根晒太阳,军容不整,与不远处日军哨兵那紧绷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偶尔有日军军官走过,那些伪军才会慌忙站起来,点头哈腰,等日军走远,又立刻松懈下去。
他看到寨子中央那口被石栏围起来的水井,旁边果然有固定哨位,还有一个用沙包垒起来的环形工事,架着一挺歪把子轻机枪。
他还注意到,寨子里的日军似乎在进行某种操练,喊杀声隐约可闻,但频率似乎不算太高。而且,运输车辆进出寨门的次数,比预想的要少。
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孙铭亲自值守。晨雾像乳白色的轻纱,笼罩着山峦和寨子。
就在这时,寨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队日军士兵,大约一个小队的规模,排着相对松散的队形,出了寨门,沿着主路向西南方向跑步前进,看样子是进行例行巡逻或者越野训练。
孙铭的目光紧紧跟随着这支队伍。他注意到,这些士兵携带的弹药基数似乎并不饱满,步枪上的刺刀在晨光中闪烁,但子弹袋看上去有些瘪。而且,队伍里没有看到常见的、负责支援的掷弹筒组。
他轻轻碰了碰旁边休息的队员,示意他注意观察。
整个白天,他们又观察到几次类似的小规模部队外出活动,但始终没有看到大队人马集结,或者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的迹象。寨子里的日军,给人一种外紧内松的感觉,表面的戒备森严之下,似乎隐藏着一种……惰性?或者说,是某种物资受限下的克制?
傍晚时分,机会来了。两名伪军士兵,骂骂咧咧地抬着一个泔水桶,走出伪军的驻地,向着寨子外不远处的一条山涧走去,看样子是去倾倒垃圾。
孙铭眼中精光一闪,对两名队员打了个手势。三人如同狸猫般,借着地形和暮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那两名伪军靠近。
山涧旁,两个伪军正一边倒泔水,一边发着牢骚。
“妈的,小鬼子吃香的喝辣的,就让咱们吃这猪食!”一个瘦高个伪军抱怨道,桶里馊臭的气味让他直皱眉头。
“少说两句吧,让太君听见,又得挨鞭子。”另一个矮胖的伪军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听见咋了?老子还不乐意干了呢!连子弹都卡着发,训练就让咱们端着空枪比划,真遇上八路,拿烧火棍跟人拼啊?”瘦高个越说越气。
就在这时,一个冰冷坚硬的东西顶住了瘦高个的后腰,同时,另一名队员也从草丛中窜出,捂住了矮胖伪军的嘴,匕首横在了他的脖子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