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谷”中那场关乎知识与希望的“盛宴”,如同激流中一块坚定矗立的礁石,短暂地分割了时间的洪流。但当楚风再次踏进三家集临时师部那间熟悉的作战室时,所有关于未来的美好憧憬,都被眼前地图上那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冰冷刺骨的杀气压得粉碎。
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铁锈和未燃尽的烟草混合的滞涩味道。煤油灯的光晕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将地图上那些狰狞的标记映照得如同张牙舞爪的鬼魅。
代表着日军扫荡部队的蓝色箭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线条,它们像是获得了生命,变得更加粗壮、锐利,并且带着明确的指向性,从北、西、东三个方向,如同三柄已经高高举起、即将狠狠劈下的巨斧,锋芒直指地图中央那片用红色艰难固守的区域。更令人心悸的是,在红色区域内部,那条代表“梅机关”行动组的黑色虚线,如同隐藏在皮肤下的致命寄生虫,活动迹象愈发频繁,位置也更加靠近核心指挥节点。
方立功站在地图旁,手里捏着厚厚一叠刚刚由“谛听”和各前沿观察哨拼死送回的情报汇总,指尖因为用力而失去了血色。他脸上的疲惫浓得化不开,声音嘶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北线,日军驻蒙军骑兵旅团先头部队已抵达黑山咀,距离我北部屏障石门岭不足三十里,其主力正在快速跟进,预计两天内可完成战役展开。”
“西线,驻绥远部队之敌,以战车开道,配属大量工兵,正沿河谷地带稳步推进,沿途……沿途焚烧村庄,手段极其酷烈。”
“东线,日军第一军主力,包括其第四、第九两个精锐旅团,已完成战役集结,其前锋已与我外围警戒部队发生交火。规模……前所未有。”
他顿了顿,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喉结上下滚动,补充了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条:
“‘谛听’确认,藤原信已离开太原,亲临前线督战。其指挥部设于此处——柳河镇。”他的手指颤抖着点在地图上一个距离三家集仅八十余里的点上。
八十里!对于机械化的日军而言,这几乎就是咫尺之遥!
压力,如同实质的冰山,轰然撞入作战室,挤压着每一寸空气,沉重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连墙壁上那盏煤油灯的火焰,都仿佛被这无形的重压慑住,跳动得微弱而艰难。
王承柱死死攥着他那片刻不离的算盘,指节捏得发白,仿佛那不是算盘,而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他嘴唇翕动着,无声地计算着所剩无几的炮弹,以及每门炮可能面对的、如潮水般涌来的目标,额头上沁出的不是热汗,而是冰冷的虚汗。
几位留守的核心营团长,脸色铁青,眼神交汇时,都看到了彼此瞳孔深处那抹难以掩饰的凝重。即便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当敌人真正以如此泰山压顶之势扑来时,那种源自绝对实力差距的窒息感,依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脚踝。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个始终站在地图最前方,如同礁石般沉默的身影——楚风。
他没有看那些令人绝望的情报汇总,也没有去看地图上那令人头皮发麻的蓝色箭头。他的目光,越过了这些,落在了地图旁边另一张稍小的、绘制粗糙的草图上一—那是刚刚由孙铭派人冒死送回、关于“海魂”计划在苏北沿海初步立足点的示意图,上面标注着“蛇蟠岛”、“烂泥渡”以及几条试探性的海上航线。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那条连接内陆与海洋的、纤细得仿佛一触即断的红色虚线上轻轻划过。指尖传来纸张粗糙的摩擦感,带着一丝微弱的、属于远方的希望。
然后,他缓缓转过身。
脸上,没有众人预想中的凝重或决绝,反而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那是一种将所有的焦虑、权衡、乃至一丝对未知的恐惧,都彻底沉淀、压缩后,淬炼出的极致冷静。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如同风暴眼中那片反常的寂静天空,蕴含着掌控一切的力量感。
“都到齐了。”楚风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像一块投入死水潭的石头,瞬间打破了那令人窒息的沉默,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膜。“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鬼子这次,是冲着把我们连根拔起来的。”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或苍白、或铁青、或带着赴死决然的脸。
“怕吗?”他忽然问了一个看似多余的问题。
没有人回答。但粗重的呼吸声和紧握的拳头,暴露了内心的波澜。
楚风没有等待答案,他自问自答,语气平淡却带着千钧之力:“我怕。”
这两个字,让所有人都愣住了,连方立功都惊讶地抬起头。
“我怕我们守不住这片用无数弟兄鲜血换来的根据地;我怕保护不好那些刚刚投奔而来的学生、老师、工程师;我怕对不起把性命交给我们的老百姓;我怕……我们对不起‘中国人要把失去的亲手拿回来’这句誓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