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靠近沿海的一个日军小型物资中转码头。
夜色深沉,海风带着咸腥味和寒意。码头上堆放着不少刚从船上卸下来的木箱和麻袋,几个日军哨兵抱着枪,无精打采地巡逻着。
突然,漆黑的海面上,悄无声息地滑出了几条没有悬挂任何旗帜的小船。船上,是“海魂”系统联系的、那支被初步改造的海上游击队。他们如同水鬼般,嘴里叼着匕首,悄无声息地泅渡上岸。
带队的是原海盗头子,现在被任命为海上游击支队队长的“海阎王”张彪。他水性极好,动作敏捷,带着几个骨干,如同狸猫般摸掉了码头外围的哨兵。
“动作快!把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全他娘给老子烧了!” 张彪压低声音命令道。
队员们迅速行动,将一些体积小、价值高的物品,如药品、望远镜、电缆等塞进随身携带的防水袋。然后,他们将早已准备好的煤油和引火物,泼洒在堆积如山的粮食、被服和其他物资上。
“撤!”
随着张彪一声令下,队员们迅速撤回小船。张彪掏出火柴,“嗤”一声划燃,橘黄色的火苗在黑暗中跳跃了一下,被他随手扔进了泼洒了煤油的物资堆中。
“轰——!”
火焰瞬间升腾而起,贪婪地吞噬着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很快就将大半个码头映照得如同白昼。海风助长着火势,烈焰冲天,浓烟滚滚。
张彪站在小船上,回头看了一眼那片火海,咧嘴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发黄的牙齿,骂了一句:“狗日的小鬼子,尝尝你张爷爷送来的‘夜宵’!”
小船如同利箭,迅速消失在黑暗的海面上。
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在日军后方数百里的战线上,如同瘟疫般不断上演。
一座关键的木桥在深夜被炸成两截;
一段重要的电话线被反复剪断;
一个小队的巡逻日军在荒野中遭遇冷枪,全军覆没;
一个伪乡镇公所被突袭,征粮账册被付之一炬……
“万花筒”行动,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在日军后方绽放出形态各异、却同样致命的“花朵”。这些袭击规模不大,但频率极高,分布极广,手段多样,让日军的后勤和守备部队疲于奔命,防不胜防。
前线日军的攻势,明显感觉到了这股来自后方的压力。炮弹的供应开始变得时断时续,士兵的口粮标准被迫下降,伤员的转运也出现了延迟。更重要的是,一种不安和焦虑的情绪,开始在日军基层士兵和军官中蔓延——他们的后路,似乎不再安全了。
楚风在指挥部里,看着“谛听”汇总上来的一份份敌后破袭成功的简报,紧锁了多日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了一些。
“报告!” 一个参谋兴奋地跑进来,“前沿观察所报告,今日日军进攻强度明显减弱,炮火密度下降超过三成!其部队调动和补给频率也出现异常!”
方立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团座!‘万花筒’起效果了!鬼子的后勤,被我们搅乱了!”
楚风点了点头,目光却依旧凝重。
效果是有了,但这还远远不够。这只是暂时缓解了正面压力。“万花筒”再绚烂,也有熄灭的时候。敌后武装的力量有限,弹药和补给同样困难,这种高强度的破袭,难以持久。
而日军,绝不会坐视自己的生命线被持续威胁。他们一定会调集重兵,对后方进行残酷的扫荡和清剿。
“告诉孙铭和各敌后武装负责人,” 楚风沉声道,“‘万花筒’行动转入第二阶段!以保存实力、持续骚扰为主,避免与日军清剿部队硬碰硬!我们要的,是长期的牵制,不是一时的痛快!”
“是!”
破袭的火焰,已经在敌后点燃。
但这星星之火,能否形成燎原之势,能否真正烧断日军的战争命脉,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楚风走到窗前,看着远方那依旧被硝烟笼罩的天空。他知道,这场“龙战于野”的残酷博弈,还远未到分出胜负的时候。
他低声自语,仿佛在问自己,又仿佛在问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这敌后之火……能烧多久?”
喜欢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