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一惊,强行稳住心神,继续投入辅药。地根藤、五味花……每一种药材对温度的要求都略有不同,在这劣质丹炉中,所谓的“控火”成了一种奢望。她只能凭借远超常人的神识,拼命微调着灵力输出,试图弥补炉体本身的缺陷。
药液在炉内翻滚,各种属性的灵气相互冲撞、排斥。韩小丫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神识消耗巨大。她试图按照丹诀引导药性融合,但那道裂痕处不断泄露的热力和灵气,如同一个捣乱分子,总是在关键时刻破坏那脆弱的平衡。
“凝。”
她低喝一声,双手掐诀,将最后一股灵力打入丹炉,试图完成最后的成丹步骤。
炉内混乱的灵气猛地一滞,随即,“噗”的一声轻响,一股浓烈的、带着焦糊和酸涩气味的黑烟从炉盖缝隙和那道裂痕中涌出,瞬间弥漫了整个石室。
韩小丫脸色一白,怔怔地看着依旧在微微震颤,却灵光尽失的丹炉。
失败了。
她沉默地打开炉盖,里面只剩下一摊漆黑粘稠、散发着难闻气味的残渣。第一份价值数十灵石材料的黄龙丹材料,就此化为乌有。
心痛,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那些灵石,是她省吃俭用,冒着风险才积攒下来的。如今,却因为一个劣质的丹炉,因为自己技艺不精,白白浪费了。
她坐在冰冷的石地上,看着那炉废渣,许久没有动弹。挫败感如同潮水般涌来,与之前突破瓶颈失败的无力感交织在一起。
要放弃么?
韩小丫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倔强。失败是事实,但绝不能就此沉沦。她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归咎于丹炉的劣质。工具差是客观条件,但如何利用工具,是主观能动性。
她开始复盘整个炼丹过程,脑海中如同放电影般一帧帧回放。火力失控、药性萃取不均、融合失败……
渐渐地,她不再仅仅局限于丹方的描述,而是开始用一种更抽象、更本质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前世那个信息爆炸时代烙印在灵魂深处的思维方式,在不经意间开始浮现。
“炼丹……本质上,或许可以看作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或者‘灵子构筑’过程?”她大胆地假设着,“那么,决定这个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她找来一块较为平整的石板,用金灵力在上面刻划起来。
“第一,材料(反应物):黄龙草、地根藤等药材的品质、年份、药性纯度。这点我无法改变,材料已定。”如能统一材料的属性,当然是最好,不过现在没有机会研究,以后再说。
“第二,工艺参数(反应条件):”
温度(火候):这是最关键的之一。不同药材的萃取、不同阶段的融合,需要精确且稳定的温度控制。不是简单的‘大火’、‘小火’,而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温度 区间和变化曲线。玄铁炉的问题就在于无法提供稳定的热场。
灵气浓度与属性(环境介质):丹炉内的灵气环境,需要与丹药属性相匹配,并能促进药性融合。黄龙丹偏向土、木属性,可能需要温和敦厚的灵气环境,而我的金系灵力过于锋锐,炉子本身也无法汇聚或调节灵气。
时间(反应时长):每个步骤需要精确的时间控制,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失败。
灵气运行速度与方式(搅拌/混合效率):神识引导药液融合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搅拌’。搅拌的速度、方式(是温和旋转还是剧烈震荡),直接影响药性接触和反应的效率。
“第三,器具(反应容器):丹炉。一个合格的丹炉,应该能提供均匀稳定的加热、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灵气和药力外泄)、以及可能的内壁催化或导灵作用。而我这个……”韩小丫看了一眼旁边的玄铁炉,叹了口气,“除了能勉强装下材料,加热不均匀,密封性差(裂痕),无任何辅助功能。”
将问题拆解之后,韩小丫感觉思路清晰了很多。第一次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器具”太差,导致“温度”这个核心“工艺参数”完全失控,进而引发了连锁反应。
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改进?
材料无法改变,器具无法更换。唯一能优化的,就是“工艺参数”的控制,以及如何利用自身条件去弥补器具的不足。
“温度……炉子不均匀,但我可以用神识更精细地感知炉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动态调整火力输入点,甚至尝试用灵力在炉内形成微小的气流,来平衡热量?”她想到了之前破阵时对能量流动的精细感知。
“灵气环境……我的金系灵力不适合,但能否借助地脉?可以尝试在成丹瞬间,极其小心地引入一丝……”
“时间……需要更精准的把握。不能完全依赖丹方描述的时间,因为炉子差,实际反应时间可能需要调整。可以做一个沙漏,用于计时。”
“灵气运行……我的神识强度是优势,可以尝试更复杂的药液引导方式,模拟更高效的‘混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凡人知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凡人知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