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陈磊头疼的是,新申请加入合作社的 12 户农户里,有 8 户之前是种普通作物的,对标准化种植一窍不通。陈磊和李娟组织了两次培训,可他们要么记不住种植日志,要么偷偷用化肥,有个农户甚至说:“反正你们有检测,到时候挑好的送检就行,何必这么较真?”
陈磊气得发抖,在培训现场就发了火:“‘豫南优选’的招牌是靠品质立起来的!标准化不是走过场,每一棵菜、每一个果子都要符合标准,不然砸了品牌,大家都没饭吃!”
他当场宣布:“所有新农户,先跟着老农户实习半个月,实习期间只给基本工资,通过考核后才能独立种植、参与分红。要是有人再违反标准,直接退出合作社,押金不退!”
狠话虽然放出去了,但陈磊心里清楚,光靠惩罚没用,得让农户们真正理解标准化的重要性。他和李娟商量后,决定让老周、陈二柱等核心农户一对一帮扶新农户,手把手教他们种植技巧、填写日志,还把标准化种植的好处编成顺口溜,贴在每个农户的田头:“有机肥,长得慢,口感甜,卖价高;记日志,存数据,溯源清,客户信。”
解决了农户的问题,资金缺口又成了拦路虎。陈磊找银行贷款,银行说合作社成立时间太短,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不肯放贷;他找赵总求助,赵总表示公司近期有其他投资计划,只能借给他 5 万,剩下的需要他自己想办法。
“陈磊,要不我跟我爸妈说说,把我家的老房子抵押了,能贷点钱。” 李娟看着他愁眉不展的样子,心疼地说。
“不行!” 陈磊立刻拒绝,“房子是你爸妈的念想,不能为了合作社冒险。再说,万一扩大产能失败,我们还不上贷款,你爸妈怎么办?”
就在陈磊快要绝望的时候,老周带着几个核心农户找到了他,手里拿着一沓银行卡和现金:“小磊,这是我们几家凑的 12 万,你拿着买设备。我们信你,跟着你干,我们不怕冒险!”
陈二柱把一张银行卡拍在桌上:“这是我攒的 3 万,本来打算给我儿子买房付首付的,现在先给合作社用。等咱们赚钱了,我儿子的房子肯定能买上更大的!”
看着眼前的钱和农户们真诚的眼神,陈磊的眼眶瞬间红了。他知道,这些钱都是农户们的血汗钱,是他们的养老钱、孩子的学费钱。他紧紧握住老周的手,声音沙哑:“谢谢大家,我陈磊向你们保证,一定不辜负你们的信任,45 天后,咱们一定能按时交货,让大家赚大钱!”
有了资金,陈磊立刻联系设备厂家,订购了一套自动化分拣设备;又请了县里的农业专家,驻点指导新农户种植;李娟则负责优化供应链流程,对接物流商,确保产品采摘后能在 24 小时内送达商超和平台仓库。
合作社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田埂上,老农户带着新农户浇水、施肥、挂粘虫板;分拣车间里,工人师傅们正在安装调试新设备;办公室里,李娟对着电脑,一遍遍核对订单数据和种植进度,眼里布满了红血丝。
陈磊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白天在田埂和分拣车间之间奔波,晚上还要和李娟一起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处理合作方的各种要求。他的嗓子哑了,脚上磨起了水泡,可看着越来越规整的农田、越来越先进的设备、农户们越来越熟练的操作,他心里充满了力量。
可就在距离交货还有 10 天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连下了三天,部分低洼地区的农田被淹,甜桃和板栗落了不少,预计减产约 10%。更严重的是,新采购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因为暴雨天气,物流延迟,要比原定时间晚 5 天才能到货。
“小磊,这可怎么办?减产 10%,设备还晚到 5 天,45 天肯定交不上货了!” 老周急得直跺脚。
陈磊看着窗外的暴雨,心里也沉甸甸的。减产意味着要多动员农户采摘成熟度稍低的果子,品质可能会受影响;设备晚到,分拣效率跟不上,就算果子够了,也没法按时打包发货。
“大家别慌!” 陈磊召集农户们开会,语气坚定,“减产的 10%,我们用速生蔬菜补上,惠民商超也收蔬菜,我们可以调整订单结构;设备晚到 5 天,我们就三班倒人工分拣,老农户带新农户,加班加点,一定能赶出来!”
接下来的 10 天,合作社里灯火通明。农户们冒着小雨采摘果子和蔬菜,分拣车间里,大家分工合作,虽然没有自动化设备,但在老农户的带领下,分拣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不少。陈磊和李娟也加入了分拣队伍,每天只睡两个小时,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胳膊酸得抬不起来。
李娟的父母听说她每天这么辛苦,特意从临江城赶来,看到女儿消瘦的脸庞和布满血丝的眼睛,心疼得直掉眼泪:“娟娟,跟我们回去吧,这活太辛苦了,我们不希望你这么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向上生长:草根的逆袭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向上生长:草根的逆袭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