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虽令主战派失望,却让稳重之臣暗自点头。
——
然而,关东的挑衅并未因周公的忍让而消停。
齐侯在宋、郑等国的默许下,悄然召集三监余孽,设祭立誓,号称“复兴周室正统”。
这场祭礼并非公开之举,却被暗中的细作探得消息,连夜送至镐京。
周公闻讯,立刻召姜子牙入宫。
“关东诸侯果然不安。三监之祸,尚未绝根,竟敢于此时祭天誓乱。”
姜子牙冷笑:“自取死路。殿下若愿,臣可整军东征,一鼓荡平!”
周公摇头:“此时尚不可。大周方兴,镐京未复。若贸然东征,恐人心未附,反失大义。然彼既敢祭天,便是自露獠牙。待其更进一步,便是我等出兵之机!”
姜子牙拱手领命,却在心中暗暗蓄势。
——
关东的暗潮,很快演化成试探。
齐国边军数度侵扰周境,抢掠百姓,声称“惩治周公不德”。
宋、郑则在边界修筑城垣,公开操练兵卒,似乎在为大举用兵作准备。
镐京震动,民心再度浮动。
周公却不慌不忙,反而下令赈济边境百姓,调兵设防而不主动出击。
他的声音冷静如铁:“彼若真敢合兵,我大周便师出有名。若彼只敢试探,终将自陷乱局。”
正如他所料,齐宋之间虽然表面联合,但在利益分配上暗藏裂隙。
宋国担心齐国独大,暗中拖延粮草;郑国顾虑周军威势,不敢先出头。三方虽祭天誓言,却终究难成合力。
三监党羽虽竭力挑拨,却在这种疑心下,难以完全得逞。
——
然而,边境的小规模冲突却不可避免。
齐军一次突袭,焚掠百姓村庄,声称“为天命复仇”;周军亲将奋起抵抗,将其斩杀于阵前,血染边境。
这一战虽不算大规模,却已将暗流推到正面对撞。
镐京闻讯,群臣皆惊,纷纷请命:“请周公下令,东征伐乱!”
周公沉声道:“时机已近,不必急躁。待诸侯再犯,便是我等大义出师之时!”
他目光冷峻,手中谋局,已将关东的暗流牢牢握在掌心。
——
这正是:
三监虽亡余孽动,关东诸侯暗心同。
刀兵初试血将溅,大义未彰谋已成。
——
话说关东诸侯暗潮虽起,然未能合势,大周军心渐稳。
然阴火未绝,试探方兴,在这乱世潜流之下,又将会酝酿出何等更大的风暴?
喜欢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