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的仁政之策刚刚起步,三监的暗流也正悄无声息地在关东与诸侯之间织网。
若无慎密的策略与持久的耐心,和平不过是易碎的瓷器,一触即碎。
周公与姜子牙都清楚:眼前的安宁,需要以日复一日的劳作与智慧去巩固,亦需要对潜在的阴谋有足够的警觉与准备。
镐京朝堂上的议事仍在延续。
表面上,齐国的余波似乎已经渐渐归于平息,但在暗处,却仍有不安的涌动。
关东的山泽之间,曾依附于三监的余孽并未彻底消亡,他们或散作盗寇,或假借商旅之名,往来于各诸侯之间,暗中播撒着反叛的言辞。
“周公以德服人,不过权宜之计。”
“周室外戚,假托辅政,实则独揽大权!”
这些话在市井小巷中传开,渐渐引起一些诸侯的疑虑。
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的小国,本就心怀观望,如今更在暗流鼓动下,试图试探周公的底线。
——
某夜,镐京接到密报:齐国旧部的一名头领,竟潜入关东,与数位小国之使暗中会晤。席间,他们共举酒杯,言辞直白:
“周公仁政,不足以久持;若我等合力起兵,必能撼动周室!”
此言虽未成盟约,却已是赤裸裸的挑衅。
姜子牙闻讯,拍案而起:“果然,余孽不死,祸根未除!此等宵小之辈,若不及早剪灭,必成大患!”
周公却沉吟片刻,开口道:“姜尚,此等小国,不过心怀疑惧,未必真敢造次。若我等仓促动兵,反倒正中其计。需示以德教,却亦要让他们见识大义之师的锋芒。”
于是,周公一面下令加大赈济,广布礼教,使四方百姓感周之恩;一面暗中整顿军马,调集关中精锐,以备不测。
他深知:礼乐与德治可以安抚多数,但若有人胆敢以刀兵试探,那就必须让他们清楚周室的雷霆不可触碰。
——
果然,不久之后,关东某国的小侯王借口齐国遗民暴乱,私自集结兵马,试探性地在边境挑衅。
虽未真正大举入寇,却已让边境百姓惊惧。
急报传入镐京,群臣哗然,有的主张立刻发兵惩戒,有的劝以再观其变。
周公却在殿上缓缓起身,沉声道:“此等小侯,既敢于边境试探,孤必以雷霆之断,使之知惧!”
姜子牙领命,誓言道:“臣愿为先锋,平此乱端!”
大军随即秘密集结,旌旗未动,却已令关东局势骤紧。
诸侯间的暗流因这股兵势的逼近,立刻偃旗息鼓,不敢轻举妄动。
——
镐京宫阙之上,周公立于高台,望着东方的暮色,长叹一声。
“天下方定,然余波未息。齐已灭,而人心未归;三监虽除,而暗潮犹在。吾所行仁政,尚需以剑为佐,方能使这世间归于长久之安。”
夜风吹过,火炬摇曳,仿佛也在印证这位辅政之臣的重担与孤心。
——
这正是:
齐地虽安余波动,关东犹起暗潮汹。
周公推礼兼铁血,大义长行定江鸿。
——
话说周公以礼化天下,表仁德而抚百姓,以兵权而遏奸宄。
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潜藏。
此一番较量,既是齐国余孽的终局,也是关东诸侯的序幕。
大义之师将出,风云方始未央。
喜欢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